1924年任奉軍連長,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48師142旅283團團長,1930年任第48師旅長,1931年4月23日任第41師中將師長;
1935年6月,時任41師先頭旅旅長的黃百韜見形勢不妙倉皇而逃,賀龍和任弼時在忠堡設下埋伏,包圍了41師主力。張振漢負傷被紅軍俘虜,參加紅軍,親自操炮投入龍山圍攻戰,並隨紅二方面軍參加長征;
1936年2月,提出的紮竹筏的主意,保證了紅軍安全渡江;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張振漢作為唯壹壹位跟隨紅軍走完長征的國民黨中將,來到了延安,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接見;
1937年“七七事變”後,毛澤東委托張振漢利用關系回到蔣統區,以成功商人的身份再次進入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圈子。因病脫離紅軍,病愈後到國統區漢口、重慶經商;
1943年任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1946年底任江蘇省連雲港市市長,1947年4月辭職;
1948年10月從上海遷居長沙;同年12月任駐臺灣省特派員,1949年3月加入民革,從事湖南和平解放工作,參加湖南起義,8月在長沙迎接解放;
1949年解放後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委員、副市長,湖南省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團結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1967年5月26日在文化大革命中於北京被迫害致死;
1980年2月恢復名譽。
擴展資料
張振漢(1898—1967),號炎生,江蘇徐州銅山人。
自1934年10月起,中央紅軍、紅25軍、紅四方面軍和紅2、6軍團先後撤離各蘇區,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在紅軍長征的隊伍中,竟然有壹位國民黨軍中將師長,也走過了千山萬水,來到陜北。他就是國民黨鄂軍縱隊司令兼第41師師長張振漢。
因為長征,這位國民黨軍中將更深刻地認識了***產黨領導下的紅軍與舊軍隊的本質區別,目睹了紅軍官兵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心靈上經受了震撼和洗禮,自此全身心地投身革命。
抗日戰爭爆發後,毛澤東在延安接見張振漢,勸他回國統區做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工作。經反復思考,張振漢接受了黨的安排。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壹書中寫了張振漢離開延安的壹幕:“周恩來和其他人請張振漢吃飯,為他送行。周恩來還握著張振漢的手,叮囑他為抗日奮鬥。”
返回國統區後,張振漢不辱使命,為抗戰、為我黨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3月,張振漢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參加了湖南起義。新中國成立後,張振漢先後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委員、副市長,湖南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