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帶下病的小偏方

帶下病的小偏方

 在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會有帶下病的困擾。那麽什麽是帶下病呢?帶下病就是帶下的量、色、質、味發生異常,或者伴有全身或者局部癥狀的患者,就稱為帶下病。在醫學上,多種婦科疾病,例如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閉經等都會引起帶下的增多或者減少。帶下與女性的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系。下面就來了解壹下帶下病的原因以及壹些治療帶下病的偏方。

帶下病的癥狀

 帶下病的辨證有虛實之分。臨床以實證較多,尤其合並陰癢者更為多見。壹般帶下量多、色白,質清無臭者,屬虛;帶下量多,色、質異常有臭者,屬實。

 1、脾虛: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粘稠,綿綿不絕,伴面色萎黃,納少便溏,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膩,脈緩弱;

 2、腎虛:帶下清冷,量多色白,質稀薄,淋漓不斷,腰酸疼痛,小腹冷,舌淡苔白,脈沈遲;

 3、濕毒:帶下量多色如膿,或夾有血塊,或混濁如米泔,臭穢,陰中瘙癢,口苦咽幹,舌紅苔黃,脈滑數。

帶下病的原因

 帶下過多的主要病因是濕邪,濕邪有內生與外感之別。外濕指外感之濕邪逢經期、產後乘虛內侵胞宮,以致任脈損傷,帶脈失約,引起帶下病。內濕的產生與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有密切的關系,譬如脾虛運化失職,水濕內停,下註任帶;腎陽不足,氣化失常,水濕內停;素體陰虛,感受濕熱之邪,傷及任帶等。總之,脾腎功能失常是發病的內在條件,任脈損傷、帶脈失約是帶下過多的基本病機。臨床常見分型有脾虛濕困、腎陽虛、陰虛挾濕、濕熱下註、濕毒蘊結五種。

 帶下過少的主要病因是肝腎虧損、血枯瘀阻,主要病機是任帶失養。臨床常見分型有肝腎虧損、血枯瘀阻兩種。

帶下病怎麽辦

 壹般而言,對於婦女帶下病,首先應該確認導致帶下病的原因,然後積極采取措施,這樣才能夠徹底的治愈帶下病。壹般治療帶下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陰道沖洗: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由念珠菌性、滴蟲性病菌所引起的帶下病。

 藥物熏洗:可以選擇壹些治療帶下病的中草藥煎水進行陰道沖洗,然後熏洗坐盆,可以起到治療帶下病的作用。

 陰道納藥:治療帶下病還可以在沖洗或者熏洗之後,將治療帶下病的藥物納入陰道。

 此外,還可以口服壹些藥物,對治療帶下病也是有幫助的。

帶下病的小偏方

 黃柏10克、知母10克、車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六壹散10克(包煎)、椿根皮10克、白果10只、山梔10克、川牛膝10克。加水煎煮成藥汁服用。

 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鴨跖草30克。加水煎煮成藥汁服用。

 炒黨參10克、炒白術10克、淮山藥12克、白扁豆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木香6克、蓮子肉10克、茁仁15克、砂仁3克(後下)。加水煎煮成藥汁服用。

 鹿角霜10克(包煎)、繭絲子10克、潼蒺藜10克、黃芪10克、桑嫖蛸12克、制附塊5克(先煎)、杜仲10克、補骨脂10克、赤石脂12克(先煎)、煆龍牡各15克(先煎)。加水煎煮成藥汁服用。

 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山藥12克、地骨皮15克、茯苓10克、麥冬10克。加水煎煮成藥汁服用。

帶下病的食譜推薦

  白果煎豆腐

  材料:

 白果10個、豆腐100克

  做法:

 將白果去殼、去心洗凈,和切好的豆腐壹起放入碗中,隔水蒸熟即可。

  三仁湯

  材料:

 白果仁10個、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

  做法:

 將白果仁、薏苡仁、冬瓜仁洗凈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成汁,去掉渣子飲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