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不贊壹詞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不贊壹詞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壹.意思:漢語成語。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後也比喻壹言不發。

二.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三.相關例句:

1.對於父母的教誨,他不贊壹詞,背地裏依舊是我行我素。

2.在去上學的路上,哥哥給我和妹妹講述了“不贊壹詞”的成語典故。

3.我對這個問題不清楚,只能不贊壹詞。

4、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不贊壹詞,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見魯迅《吶喊·頭發的故事》。

5、倒是侯制軍屢次勸他,他卻是說到續娶的話,並不贊壹詞,只有垂淚。

6、成語不贊壹詞源於《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7、在去靖遠縣東灣中學的路上,響印哥哥給蕤戀和晨丹介紹了“不贊壹詞”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