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為了孩子三次遷居,是哪個歷史故事

為了孩子三次遷居,是哪個歷史故事

為了孩子三次遷居的歷史故事是孟母三遷。

故事出處:

《孟母三遷》是漢朝劉向所作。文中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表明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孟母三遷原文: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

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孟母三遷讀後感:

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社會環境與壹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系。

孟母後世紀念:

1、孟母故宅

古時,山西榆次(今山西晉中市)有“孟母故宅”。據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修《太原府誌·卷二十四·古跡》記載:“孟母故宅,在榆次縣古城西南隅。蓋孟子鄒人,其母並人也。其地有三徙鄉。”

2、孟母林

孟母去世後,與孟子的父親合葬於鄒城北25裏的馬鞍山麓,後人認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遷教子之功,故林地稱“孟母林”。孟母林東向與孟子林遙遙相望,占地578畝,山上山下遍植檜柏,古木蔥郁、濃蔭蔽地,墓冢累累,已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孟子故裏鄒城市,至今仍保留著馬鞍山孟母墓、鳧村孟子故居(建國後劃歸曲阜)、孟廟內孟母殿、廟戶營三遷祠(孟母三遷祠)等祭祀孟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