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去了上海,賀龍也率部南下,幾經輾轉去了湘西。
1、周恩來
8月領導了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壹槍,為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起義中任中***前敵委員會書記。同月在中***“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8年出席了中***六大,在會上作了關於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的報告。後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任中***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曾發表《堅決肅清黨內壹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和《中***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1931年12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
2、賀龍
參與領導了"八壹"南昌起義,後率部南下,9月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國***產黨。起義軍在廣東失敗後他經香港到上海,經中***中央批準,於1928年初與周逸群等組成中***湘西北特委,回湘西發動領導武裝鬥爭。
3月到桑植後很快組織3000余人的工農革命軍,攻占桑植縣城,但4月初國民黨軍向桑植反撲時,作戰失利,隊伍大部星散,他從中認識到單靠故舊不行,決心創建新型武裝。
7月,任中***湘西(後改為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並任重新組建的中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軍長,全軍約1500人。
不久因叛徒出賣,部隊遭到嚴重失敗,退入鶴峰山區,經過整理和遣散老弱,僅余91人,72支槍。此後,又逐步發展,並於1929年初襲占鶴峰縣城,成立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創建了湘鄂邊蘇區。
擴展資料:
人物成就:
1、周恩來
周恩來同誌參與領導了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各項重大工作,為黨的每壹個重大勝利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長期實踐中,他註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認真總結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深入進行理論思考,深刻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統壹戰線、文化教育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作出了理論建樹,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後來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
2、賀龍
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勛。
賀龍是中國***產黨、中華人民***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壹位卓越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和國元帥軍銜和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人民日報——1976年1月8日 周恩來逝世
人民網——十大元帥:賀龍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