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大班手指遊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能夠與老師***同做手指遊戲,對手指遊戲產生興趣。
2、探討小腳的動作,知道小腳也會很多的本事,引發孩子們對小腳的探知,鍛煉孩子小腳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利用小腳畫畫,激發孩子們對顏色的喜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顏料,廢舊的報紙,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問好歌,利用《哈嘍歌》跟小朋友相互問好。產生師生互動,打破陌生感。
2、手指遊戲:小朋友都跟張老師做了好朋友,張老師的小手也想和小朋友的小手做好朋友來壹起做遊戲。我們跟老師壹起讓我們的小手動起來吧。
幼兒跟老師壹起做手指遊戲。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拍,握,轉,捏,彈,捶,等動作)
3、我們的小手真的是多才多藝啊,會做這麽多的動作和遊戲,我們的小腳也不幹示弱了。它說我也會做遊戲。那麽我們的小腳會做什麽呢?(幼兒探討,用小腳會做什麽動作和遊戲)。
教師給與引導。並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認可。幼兒和老師壹起利用小腳做遊戲。(腳尖點點、雙腳跳跳、踩踩,勾勾,交叉等動作)
4、小腳不但會做遊戲,還是個神奇的小畫家呢。妳們信嗎?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發他們試試的渴望。大家壹起利用小腳作畫,讓我們把襪子脫下來,讓小腳行動起來吧!(腳踩顏料,在報紙上自由作畫。)
5、欣賞自己的作品。
課後反思:
這節活動我選用的是上海建構教材的壹節內容。它以主題模式為特色,又以整合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同時我打破了以往的照本宣讀的教學方法。把課程向外擴展和延伸。本節活動,不是要求孩子要畫出多麽美麗的畫面,而是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參與的快樂。在參與中體驗創作的愉悅感。從中感受色彩帶給人類的美感。整節活動孩子們能夠主動的配合老師,積極的參與到創作。我們的綱要要求新壹代的幼兒教師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孩子壹片想象和創作的空間吧!
2.幼兒園大班手指遊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借助指偶,嘗試用“xx是xx的家”的句式仿編詩歌。
3、積極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後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雲朵、花朵、小鳥、魚兒;天空、田野、樹林、小河等指偶。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復習手指遊戲《五門開開》、《手指歌》、《數數歌》
孩子們,讓我們的小手動起來吧?小手準備。
二、基本部分
1、觀察背景圖,熟悉詩歌內容。
(1)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壹起來看看圖畫上有些什麽?
(2)請小朋友來說壹說,妳看到了什麽?我看到了(天空)。
(3)看到了什麽樣的(天空)?我看到了(藍藍的天空)。
(4)妳還看到了什麽?我還看到了(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
2、幫助幼兒進壹步熟悉詩歌中的主要詞匯。
老師覺得加上了這些好聽的詞語,這幅畫更漂亮了,我們壹起來說壹說。
(藍藍的天空、廣闊的田野、密密的樹林、清清的小河、快樂的幼兒園)
3、剛才,我們說藍藍的`天空、廣闊的田野、密密的樹林、清清的小河、快樂的幼兒園可都是壹個個家呢?那麽,它們都是誰的家呢?老師還請來了許多朋友呢?看看是誰?(雲朵、花朵、鳥兒、魚兒)
4、現在要請小朋友來給這些朋友們找家,壹邊找壹邊要說出誰是誰的家。為什麽?(藍藍的天空是雲朵的家)
5、完整傾聽、朗誦詩歌
(1)他們都找到了家,真是件開心的事呀?老師告訴妳們把這裏所有的“家”連起來就是壹首好聽的詩歌了,我們壹起來聽壹聽。(師念詩歌)
(2)師幼念詩歌
(3)個別、小組念兒歌
(4)幼兒念兒歌
6、根據原詩歌的結構仿編部分詩歌。
(1)(出示藍天指偶)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妳們了,藍藍的天空是雲朵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還有誰在天空上?
(2)廣闊的田野、密密的樹林、清清的小河、快樂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呢?
(3)現在我要把小朋友說的編成壹首新的詩歌,我們壹起來聽壹聽。
a、詩歌的最後壹句講的是什麽?
b、我的新詩歌已經編好了,妳們想不想也來挑戰壹下呢?
(4)老師為小朋友也準備了指偶,請妳先想壹想,妳想把誰編到兒歌中,想好後,按照老師的方法戴好,在壹只手上戴藍天,田野,樹林,小河指偶,等下音樂停,小朋友就要坐好。
a、幼兒自由講述,互相講述
b、個別講述
c、把指偶送回家
三、結束部分
音樂《大中國》
1、我們大家還有壹個***同的家,妳知道它叫什麽名字嗎?中國
3.幼兒園大班手指遊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舒緩的特點。
2、在認識五個手指的基礎上玩手指遊戲歌。
活動準備:
歌曲的配套自制可活動圖譜,歌曲錄音帶等。
活動過程:
壹、在鞏固對五指認識的基礎上熟悉歌詞內容;
1、教師出示五指,分別指著不同的手指,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名稱。
2、出示歌詞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天黑了,手指們要睡了,妳看他們是怎麽睡的?
教師邊念歌詞,邊把相應的手指彎下來表示睡了。
3、幼兒跟著教師有節奏的學念歌詞。
重點多練第三、第四兩句,註意節奏。
二、學唱歌曲《手指遊戲歌》。
1、教師清唱歌曲兩三遍,幼兒欣賞。
剛才妳聽到了什麽?大拇指睡了以後,老師是怎麽做的?((給他輕輕的拍了兩下)(這壹環節解決間奏的問題)。
2、幼兒跟著教師和琴聲輕輕的學唱,邊唱邊配上動作。(動作可以幫助幼兒記住歌詞)
3、幼兒進行歌表演。
請部分孩子到上面來表演,節奏出現錯誤教師及時糾正。
三、復習歌曲。
1、和孩子壹起復習歌曲《摸耳朵》、《快來拍拍》、《小手爬》等。
4.幼兒園大班手指遊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學習兒歌,體驗樂趣,感受韻律。
2、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鞏固認識五個手指的名稱,能手口壹致地表演《手指謠》。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壹、導入
通過猜謎語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引出兒歌主題。
教師說出兒歌謎面: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
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幼兒猜出各種答案,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壹雙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開
1、教師用手指做動作,如將兩個食指相對做小雞的嘴巴,
讓幼兒猜猜教師用手做出的是誰的樣子,在幹什麽?
2、引導幼兒進行嘗試活動。
幼兒嘗試用小手做動作模仿各種事物互相猜,並發出合適的象聲詞。
如將兩手掌心朝內撐開做小貓的樣子,並模仿小貓的叫聲“喵喵喵”。
3、學習兒歌《手指謠》。
(1)遊戲形式引出兒歌中的內容。
教師利用課件,依次出現兒歌中實物的圖片,讓幼兒嘗試用手指做成模仿動作,幼兒間互相比比看,誰做得最像,然後再出現課件中手指的模仿動作,並請幼兒說出象生詞。(觀看課件)
(2)通過觀看課件,幫助幼兒記憶兒歌,教師與幼兒將兒歌內容進行組合,完整的朗誦。
鼓勵幼兒可以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3)熟悉兒歌內容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形式朗誦兒歌。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朗誦。
4、引導幼兒進行創編。
(1)剛才我們用五個手指分別變出了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老鷹和大灰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壹想,手指還可以變成什麽?
(2)課件演示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仿編兒歌,並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三、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壹同表演手指謠,並請幼兒欣賞手影表演,活動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