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楓葉,因為它紅得深濃,紅得艷麗。
多少年來,壹想到秋,我首先就會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就會想到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會引發許多聯想和感慨。在蕭瑟的秋天,楓葉紅得那麽動人,不能不使我心馳神往。
在北京,重陽節過後到香山看楓葉,正是很好的時節。過去的文人騷客,在這樣的時候,往往騎壹頭小毛驢兒,慢慢地出了西直門,壹步壹顛直往西邊走去。到了碧雲寺壹帶,就漸入佳境,像喝了壹杯花雕酒壹樣,陶醉於楓葉那鮮艷的色彩,流連忘返。有時,他們還會即景遣興,吟詩作賦。我雖沒有這樣閑散的雅興,但我也愛楓葉。沒有別的,爽直壹點兒說,就是因為她紅!
秋冬之交,正是吃蘿蔔的時候。夜晚的街頭,常常傳來"蘿蔔賽梨"的清脆叫賣聲,引誘妳不得不去買壹個嘗嘗。蘿蔔有“紅到心”的別稱,可是它的內心是不是紅的,還得等到剖開之後才見分曉。這哪裏趕得上楓葉。楓葉是那麽直接、那麽毫不遮掩地展現自己的色彩。楓葉敢於紅,紅得有氣魄。
楓葉之可愛,還在於當別的葉兒經秋枯落時,她偏偏紅得艷麗。她耐得住風霜交加,經得起秋之摧殘,戰西風而不怯,披嚴霜而愈麗,顯露出無畏無懼的神采。單憑這壹點,就值得我們贊美。
有人說,楓葉雖紅,可畢竟是到了肅殺的秋天。《董西廂》中有壹警句:“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申血!”以楓葉吟離別,把楓葉比作血,這是隨人的@$情而生發的。但在我看來,說肅殺也好,比作血也好,都還是在於秋,而不在於楓葉;把楓葉之紅比作血,這是因為她抗得住肅殺之氣啊!
楓葉也並不因為紅而孤獨。妳看,去香山看紅葉的人那麽多;而且,東籬黃菊,山澗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時,或相繼綻放,都與楓葉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顯風采。
壹想到秋,我就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往往使我又聯想到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勇於克服困難、敢於展示自我的勞動者。他們抗嚴寒,戰酷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他們不畏艱難,勇於奉獻,弘揚了時代的精神。他們盡管很普通,卻是我們時代的英雄。我覺得,用楓葉來比喻這樣的英雄人物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禮贊楓葉,我愛她鬥西風血點兒紅!
(選自《名家詠物100篇》,有改動)
希望對妳有所幫助,若滿意望能及時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