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爾特?克萊斯勒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瓦米哥。
1892年
- 17歲的沃爾特?克萊斯勒成為堪薩斯州艾利斯縣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鐵路工程師學徒工。
- 年輕的火車技工沃爾特?克萊斯勒開發並制造了自己的專用工具,因為他認為“壹個優秀技工決不應該信任不是自己親手選取和習慣使用的工具”。
1908年
- 此時33歲的沃爾特?克萊斯勒已經成為芝加哥大西部鐵路公司高級經理人,月薪350美元。他花了5000美元購買了他的第壹輛汽車:壹輛紅色內飾的白色Locomobile Phaeton汽車。為了了解這款汽車的工藝技術,沃爾特?克萊斯勒把它拆裝了好幾次,最後學會了駕駛汽車。
1912年
- 沃爾特?克萊斯勒在位於密歇根州弗林特的通用汽車公司子公司“別克汽車公司”擔任生產經理,起始年薪為6000美元。在“別克汽車公司”期間,沃爾特?克萊斯勒迅速將日產量從20輛提高到550輛。在此期間,沃爾特?克萊斯勒與K.T.科勒壹起***事,後者後來接替他成為別克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並最終在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1916年
- 通用汽車公司成為通用汽車集團公司,並使“別克汽車公司”成為其第壹個子公司。
1917年
- 沃爾特?克萊斯勒擔任“別克汽車公司”的總裁兼總經理。在沃爾特?克萊斯勒的領導下,“別克汽車公司”成為“通用汽車公司最大的盈利來源”。
1919年
- 沃爾特?克萊斯勒在主管“別克汽車公司”之外還擔任通用汽車公司負責生產的第壹副總裁。
1920年
- 由於和通用汽車公司首腦威廉姆?杜蘭特產生意見分歧,45歲的沃爾特?克萊斯勒辭去了在通用汽車公司的職務。僅僅幾個月之後,“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的債權人聘請沃爾特?克萊斯勒擔任執行副總裁。沃爾特?克萊斯勒全權負責“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的運營,並簽訂了聞所未聞的為期兩年的百萬美元年薪合同。兩年內,沃爾特?克萊斯勒扭轉了“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的局面。
- 與此同時,沃爾特?克萊斯勒也受債權銀行的委托,振興了“查默斯汽車公司”持有“馬90%股份的“馬克斯威爾汽車公司”。
- 1921年,沃爾特?克萊斯勒擔任“馬克斯威爾-查默斯汽車公司”董事長。壹年以後,“馬克斯威爾-查默斯汽車公司”更名為“馬克斯威爾汽車公司”。1925年,“馬克斯威爾汽車公司”改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
1921年
- 在“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任職時,沃爾特?克萊斯勒聘請了三名曾在底特律經營過壹家工程咨詢事務所的前“斯圖特貝克公司”工程師:佛瑞德?澤德(Fred M.Zeder)、歐文?斯凱爾頓(Owen Skelton)和卡爾?布瑞爾(Carl Breer),目的是為了開發壹種“新型汽車”的概念,期望以此扭轉“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的局面並實現盈利。這三位工程師姓氏的第壹個字母“ZSB”組合成了新型夢幻轎車的代號。沃爾特?克萊斯勒履行了“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扭虧為盈的責任。後來他帶領佛瑞德?澤伯、歐文?斯凱爾頓和卡爾?布瑞爾加入了“馬克斯威爾-查默斯汽車公司”,繼續開發“ZSB”夢幻轎車。
1924年
- 仍然擔任“馬克斯威爾汽車公司”董事長的沃爾特?克萊斯勒在紐約推出了帶有“克萊斯勒”名稱的“ZSB”轎車。由於“ZSB”轎車實際上尚未上市銷售而被紐約車展拒之門外,沃爾特?克萊斯勒在附近的船長酒店大堂中展示了“克萊斯勒6”系,在媒體和行業中引起了轟動。“克萊斯勒6”裝配“氣門側置式”六缸發動機,排量為201立方英寸(3.3升),功率達68馬力(3000轉/分鐘)。由於采用了工藝復雜的“裏卡多”燃燒室,“氣門側置式”六缸發動機達到了當時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壓縮比。“克萊斯勒6”幾乎可達到當時令人驚訝的70英裏/小時(超過110公裏/小時),並采用了四輪液壓制動器和減振器。“氣門側置式”六缸發動機運用了7個軸承支撐的曲軸以及鋁制活塞和強制潤滑裝置。1924年,也就是“克萊斯勒6”投產後的第壹年中,該車的銷量即達到了近32000輛,創造了美國新上市汽車的銷量記錄。
1925年
- 1925年7月6日,當時市值4億美元的“馬克斯威爾汽車公司”將其所有權利和責任轉讓給了新建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而在當年年末,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就實現了400多萬美元的凈利潤。1925年8月,克萊斯勒加拿大公司成立。克萊斯勒推出新款“1926 4型車”,也就是“58系列”。“58系列”是最早使用橡膠支承來緩沖發動機振動的汽車之壹。也就在這壹年,“克萊斯勒6”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盡管沒有獲得名次但成功完成了賽事。到1925年末,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美國已發展了3800家經銷商。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推出曲軸減振器。
1926年
- 克萊斯勒提供三種車型系列,並在名稱中顯示它們的高速性能:58系列(4缸)、G-70系列(6缸)和G-80系列(6缸)。頂級車型是92馬力的“E-80帝王”。“E-80帝王”是第壹款克萊斯勒豪華轎車,采用了化油器進氣預熱裝置以及特制車身。在1926年中期增添了作為1927年型的“60系列”之後,克萊斯勒完善了這壹系列的車型組合。
- 年輕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的排名從第27位上升至第5位。
1927年
- 克萊斯勒提供四種車型系列:“50系列”、“60系列”、“70系列”和“80帝王”。
- 克萊斯勒成為美國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1928年
- 針對低價位細分市場的“普利茅斯”品牌面市,第壹款“普利茅斯”是排量相對較小的1929款45馬力的四缸汽車。盡管售價僅為670美元,第壹款“普利茅斯”在同級車型中依然率先采用了四輪液壓制動器。為了加強舒適性,車身置於橡膠支承之上。
- 針對中等價位細分市場,克萊斯勒推出了“迪索托”品牌。首先面市的是1928年7月投產的1929款“迪索托”,這是壹款六缸汽車。壹年之後,“迪索托”銷量達到8萬輛。十四個月之後,“迪索托”銷量達到10萬輛,在業內創造了壹直保持30年之久的新上市汽車銷量記錄。
- 克萊斯勒收購了規模是其五倍之巨的“道奇兄弟公司”。“道奇兄弟公司”從1914年開始生產汽車,並於1916年使用“巴德”專利制造了第壹批量產的大型全鋼車身轎車。“道奇兄弟公司”同時也以生產商用載重車系列著稱。
- 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克萊斯勒汽車榮獲第三名和第四名。
- 160670輛的銷量使克萊斯勒創造了壹直保持到1950年的生產記錄,無人同出其右。克萊斯勒的車型系列中包括四缸的“52系列”,六缸的“62系列”和“72系列”以及“帝王80系列”。
1929年
- 克萊斯勒與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同成為汽車業“三巨頭”——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
- 作為壹項個人的動議,沃爾特?克萊斯勒資助並開始在紐約建造克萊斯勒大廈。77層的克萊斯勒大廈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旗下擁有“克萊斯勒”、“道奇”、“帝王”、“迪索托”和“普利茅斯”等諸多品牌。
- 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使用下行式化油器。
1930年
- 所有克萊斯勒車型采用鋼制車身和燃油泵(取代重力式加油箱)。
1931年
- 第壹款克萊斯勒八缸發動機首先在“克萊斯勒8”和“帝王”系列中列裝。
- 克萊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新型發動機支架,這種名為“Floating Power”的發動機支架的鋼板彈簧置放在變速器下面,與橡膠支承壹起將發動機的振動和底盤隔離開來。
- “普利茅斯”的四缸車型打出“八缸的平順性,四缸的經濟性”廣告語。
- 在比利時的“斯帕(SPA)24小時耐力賽”中,克萊斯勒的八缸汽車奪得三升以上類別的第壹名。
1932年
- 克萊斯勒率先推出助力制動器,車身也首先使用防銹處理工藝。
- 克萊斯勒的工程師開發出革命性的新型大孔隙金屬材料“Oilite”,用於鋼板彈簧和接頭。“Oilite”的空隙能夠吸收相當於自身重量30%的潤滑油,在處於壓力狀態下排出潤滑油,並在壓力再次下降時重新吸收潤滑油。
1933年
- 在世界經濟危機的中頁,克萊斯勒是唯壹超過1929年繁榮時期銷量的美國汽車制造商。
- 克萊斯勒推出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在受損時裂成碎粒,而不是裂成碎片。
1934年
- 克萊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流線型汽車:“克萊斯勒Airflow”和“迪索托Airflow”。在美國制造的轎車中,“帝王Airflow”率先采用整體式曲面前風擋玻璃。“Airflow”系列車型也首次將帶有超速檔的自動變速器作為選裝配備。
1935年
- 沃爾特?克萊斯勒辭去克萊斯勒總裁職務,但保留了董事長職務。1926年從通用汽車公司加入克萊斯勒的K.T科勒就任總裁。
1936年
- 克萊斯勒的年度總產量達到100萬輛。
1938年
- 克萊斯勒汽車產量占美國汽車總產量的四分之壹。
- 克萊斯勒墨西哥公司成立。
1939年
- 克萊斯勒推出第壹款采用液壓偶合器的變速器(Fluid Drive)。
1940年
- 沃爾特?克萊斯勒於8月18日去世,享年65歲。
- 克萊斯勒建造第壹批“概念車”:“克萊斯勒Thunderbolt”和“克萊斯勒Newport”雙排座活頂轎車。“克萊斯勒Thunderbolt”和“克萊斯勒Newport”分別建造了六輛,用於展覽和試驗。
1941年
- 克萊斯勒推出“Town & Country”。“Town & Country”是克萊斯勒的第壹款風格時尚的高級旅行車,采用了木材和鋼材制造的車身以及木質裝飾件。
- “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接受委托,生產“Jeep?”汽車。“Jeep”名稱的來源有兩種傳說,第壹種是對“General Purpose(通用目的)”的首字母“GP”的曲解,第二種是根據20世紀30年代流行卡通人物“Eugene the Jeep”來命名的。(1963年,“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變為“凱瑟-吉普汽車公司”;1970年,“美國汽車公司”以7000萬美元收購了“凱瑟-吉普汽車公司”;1987年,克萊斯勒又收購了“美國汽車公司”。)
- 克萊斯勒將采用液壓偶合器的變速器(Fluid Drive)與半自動的“Vacamatic”相結合。“Vacamatic”是四速變速器,在駕駛員松開油門踏板時能夠在兩個低速檔之間或者在兩個高速檔之間自動切換。變速器在低速檔和高速檔之間切換時仍然需要離合器。豪華的“帝王”車型采用液壓助力車窗。
1942年
- 作為克萊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最後壹款車型,“1942款迪索托”采用了可收起的“螺旋式”大燈,以及與液壓偶合器相結合的半自動變速器“Simplimatic”。
- 克萊斯勒為軍工業務而停止民用汽車生產,軍工產品包括50萬輛軍用“道奇”載重車。
1946年
- 克萊斯勒恢復汽車生產,生產略有改進的戰前車型。克萊斯勒“Town & Country”則推出新型轎車、雙門轎車和敞篷轎車版本。
1949年
- 克萊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首次推出全新車型。克萊斯勒投資9000萬美元引進新型工具和設備。鑒於安全原因,克萊斯勒首次推出軟包儀表板。
- 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使用組合式點火和起動開關。
- 著名汽車設計師維爾基爾?艾克斯勒離開“斯圖特貝克公司”並加入克萊斯勒。
1950年
- 克萊斯勒董事會選舉K.T科勒為董事長,並任命萊斯特?科伯特為總裁。
- 克萊斯勒推出四輪盤式制動器,並成為率先提供電動車窗的美國汽車制造商。
- 意大利的“Ghia”設計室為克萊斯勒設計了第壹批“概念車”。
1951年
- 克萊斯勒的工程師設計著名的“HEMI”V8發動機(采用半球形燃燒室),在20世紀50和60年代樹立了美國的高性能標準。“HEMI”V8發動機花費了六年的開發時間,是克萊斯勒的第壹款V8發動機,並以180馬力的功率立即被譽為美國汽車工業成就的巔峰之作。
- 克萊斯勒推出“Hydraglide”動力轉向系。
- 布瑞基斯?坎寧漢姆購買了克萊斯勒的“HEMI”發動機,裝在他的C-2賽車上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三輛賽車中的壹輛取得了第18名的成績。
- “Town & Country”再次成為旅行轎車,並去除了木質側圍。
- “克萊斯勒紐約客(New Yorker)”在“印地安納波利斯500大賽”中壹馬當先。
1952年
- 克萊斯勒為美國軍方制造“木星”研究用火箭。
1953年
- 克萊斯勒推出創新性的“PowerFlite”兩速自動變速器。
- “道奇”推出基於克萊斯勒“HEMI”發動機的“紅色公羊(Red Ram)”V8車型。
- 裝配克萊斯勒發動機的“坎寧漢姆C-5R”賽車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贏得第三名。“坎寧漢姆C-4R”在“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中贏得第壹名。
- 克萊斯勒收購車身制造商“布瑞基斯”。在“三巨頭”中,克萊斯勒是最後壹個收購車身制造商的汽車公司。
1954年
- 克萊斯勒啟用密歇根州安亞伯附近的切爾西試驗跑道。克萊斯勒的試車員在2836英裏的總行程中以平均118.18英裏/小時(略低於190公裏/小時)的速度創造了美國24小時速度記錄,為新建的試驗場贏得了榮譽。
- 克萊斯勒的入門級品牌“普利茅斯”也裝載了V8發動機。
- 克萊斯勒開始試驗革命性的燃氣渦輪發動機。
- 在美國全國賽車協會NASCAR大賽中,李?佩蒂駕駛“HEMI”發動機驅動的克萊斯勒汽車,贏得7場勝利,並且在另外17場比賽中名列前五名。
- “道奇皇家500(Royal 500)”在“印地安納波利斯500大賽”中壹馬當先。
1955年
- 克萊斯勒推出維爾基爾?艾克斯勒的“前瞻性”造型。
- 克萊斯勒推出“字母系列”轎車系列中的第壹款車型“C-300”,開創了高性能轎車時代。
- “克萊斯勒C-300”以92英裏/小時(略低於150公裏/小時)的平均速度,在NASCAR全國大獎賽上贏得了勝利。“Mercury Outboard Marine公司”的卡爾?基基弗組建了壹支由克萊斯勒C-300“HEMI”轎車構成的賽車隊,在40場NASCAR賽事中令人驚訝地贏得了20場比賽。
- 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在轎車中提供全晶體管化收音機。
1956年
- 克萊斯勒推出按鈕式全自動變速器“魔力觸手(Magic Touch)”。
- 克萊斯勒的“普利茅斯”測試版燃氣渦輪汽車縱橫美國大陸,從紐約駛向洛杉磯。
- 克萊斯勒將“高速路高保真(Highway Hi-Fi)”錄放機作為選裝配備。
1957年
- 克萊斯勒將新設計的“TorqueFlite”自動變速器作為標準配備。克萊斯勒系列包括四種車型:“Windsor”、“Saratoga”、“New Yorker”和“300C”。
1958年
- 在最初的全球化進程中,克萊斯勒收購了“法國西姆卡汽車公司”的股份,並開始在美國銷售“西姆卡”汽車。
- 克萊斯勒進行燃油噴射試驗,在高性能“300D”車型中提供“邦迪克斯”設計的燃油噴射系統。然而,性能問題導致克萊斯勒又重新使用化油器。
- 道奇推出品牌特有的新型5.9升V8發動機。1959年,這些V8發動機排量增至6.3升,功率達到345馬力。
- 克萊斯勒在汽車行業中率先推出自動速度控制裝置。
- 汽車加速競賽車手唐?葛利特斯駕駛“HEMI”發動機驅動的賽車,打破了170英裏/小時的記錄。
1959年
- 第二代燃氣渦輪發動機驅動的“普利茅斯”從底特律駛向紐約。
1960年
- 克萊斯勒推出“Valiant”車型,從而進入緊湊型轎車市場。這款造型迷人的“Valiant”汽車裝配了新設計的頂置氣門式六缸發動機。
- 萊斯特?科伯特擔任克萊斯勒董事長,並保留總裁職位。
- 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提供車載電唱機,可播放19張45轉/分鐘的密紋唱片。
- 克萊斯勒開發出第三代燃氣渦輪發動機汽車。
- 克萊斯勒為所有車型裝配交流發電機。
1961年
- 克萊斯勒董事會選舉喬治?洛夫任命為董事長,並任命林恩?湯森為總裁。
- 在“迪索托”面世33年之後,克萊斯勒停用“迪索托”品牌。
- 克萊斯勒推出巡航控制系統和電動鎖作為選裝配備,並采用整體式車身。
1962年
- 克萊斯勒的試車員駕駛兩輛重新裝配燃氣渦輪發動機的“道奇Dart”和“普利茅斯Fury”,從西向東橫貫美國,以證明新型驅動技術的可靠性。
1963年
- 克萊斯勒為傳動系推行5年或5萬英裏的新保用政策。
- “克萊斯勒300J”在“印地安納波利斯500大賽”中壹馬當先。
- 克萊斯勒制造了51輛燃氣渦輪發動機汽車,並選拔出客戶對其進行測試。
1964年
- 在福特汽車公司推出“野馬(Mustang)” 之前兩周,克萊斯勒推出1964年型“普利茅斯Barracuda”,掀起了將近10年的肌肉車熱潮。
- 汽車加速競賽車手唐?葛利特斯駕駛“HEMI”發動機驅動的賽車,在7.78秒內達到了201.34英裏/小時(約340公裏/小時)。
- 喬治?理查德?佩蒂繼承其父親李?佩蒂的職業,駕駛“普利茅斯”,贏得了“戴通納500大賽”和“NASCAR錦標賽”大獎。
1965年
- 在著名的“戴通納500”NASCAR汽車賽中,“普利茅斯”囊括前三名。NASCAR規定,量產至少達到1000臺發動機的公路用汽車才能參賽,這就排除了426立方英寸排量“HEMI”發動機的參賽資格。克萊斯勒退出了1965年賽季的剩余比賽。
1966年
- 克萊斯勒制造350馬力的“公路版HEMI”發動機,並重返NASCAR賽事。
1967年
- 克萊斯勒公司董事會選舉林恩?湯森為董事長,並任命維爾基爾?波特為總裁。
1969年
- “道奇Daytona”為NASCAR賽事而采用了58英寸高的後翼板和尖形頭部。“道奇Daytona”也面向公眾出售,以滿足NASCAR的參賽規則:賽車必須基於批量生產車型,並且銷量至少達到500輛。有趣的是,後翼板並非為空氣動力學而設計,而是為了可以打開後行李箱蓋。
1970年
- 克萊斯勒從日本合作夥伴三菱汽車公司進口準緊湊型轎車和載重車,並作為“道奇”和“普利茅斯”品牌產品進行銷售。
- “美國汽車公司”收購“凱瑟-吉普汽車公司”。
- “普利茅斯”推出公路版的NASCAR型轎車:“普利茅斯Superbird”。與“道奇Daytona”壹樣,“普利茅斯Superbird”也具有高位後擾流板以及符合空氣動力學特性的加長頭部,並能夠達到將近200英裏/小時(超過300公裏/小時)的速度。
1971年
- 克萊斯勒推出制動打滑控制系統“全輪確保制動系統(Four-Wheel Sure Brake)”,作為“帝王”車型的選裝配備。
- 克萊斯勒購買其日本合作夥伴三菱汽車公司的股份。
- NASCAR將發動機排量限制在305立方英寸以內,結束了“HEMI”發動機在NASCAR賽事中的主宰地位。
1975年
- 克萊斯勒董事會選舉約翰?裏卡多為董事長,並任命尤金?卡菲羅為總裁。
1978年
- 克萊斯勒將其歐洲業務出售給“標致-雪鐵龍”。
- 克萊斯勒推出第壹款美國制造的前輪驅動轎車:“道奇Omni”和“普利茅斯Horizon”。
- 約翰?裏卡多董事長任命李?艾科卡為克萊斯勒總裁。
1979年
- 克萊斯勒董事會選舉李?艾科卡為董事長,並任命保羅?伯格莫澤為總裁。
1980年
- 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簽署《克萊斯勒公司貸款擔保法令》,為克萊斯勒提供1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擔保。
- 李?艾科卡擔任克萊斯勒廣告的主角,這是第壹次由汽車制造商首腦擔任廣告代言人。
1982年
- 克萊斯勒推出“道奇Aries”和“普利茅斯Reliant”,這些所謂的“K型車”為克萊斯勒的轉型做出了貢獻。
- 克萊斯勒開始規劃新的克萊斯勒技術中心。
1983年
- 克萊斯勒提前七年償清聯邦貸款擔保。
1984年
- 克萊斯勒推出“道奇Caravan”和“普利茅斯捷龍”,創造了全新的廂式旅行車細分市場。克萊斯勒的廂式旅行車是基於轎車平臺(而不是載重車平臺),能夠搭載七位乘客和多種貨物,並且適合標準車庫。
- 克萊斯勒收購“瑪莎拉蒂汽車公司” 15.6%的股份。
- 克萊斯勒重組為控股公司,由“克萊斯勒汽車”、“克萊斯勒金融”、“灣流航空”和“克萊斯勒技術集團”組成。
- 克萊斯勒任命哈羅德?斯珀裏奇為總裁。
1985年
- 克萊斯勒與三菱汽車公司建立合資企業“鉆石星汽車公司”,在美國伊力諾斯州努馬生產小型汽車。
1987年
- 克萊斯勒以8億美元收購美國第四大汽車制造商“美國汽車公司”,並因此擁有了Jeep?品牌。
- 在獲得Jeep?品牌之後,克萊斯勒掌管了Jeep?品牌的3家汽車工廠、1600家經銷商以及在中國北京合資建立的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
- 克萊斯勒推出1929年以來的第壹個新品牌“飛鷹”。
- 在中斷九年之後,克萊斯勒繼續向歐洲出口汽車,包括“克萊斯勒LeBaron Convertible”、“克萊斯勒捷龍”和“克萊斯勒Daytona”。
- 克萊斯勒收購“蘭博基尼汽車公司”。
1988年
- 克萊斯勒與三菱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鉆石星汽車公司”在伊力諾斯州努馬投產。
- 菲亞特和克萊斯勒簽訂克萊斯勒在加拿大和美國銷售“阿爾法-羅密歐”汽車的協議。
- 在美國汽車制造商中,克萊斯勒率先將安全氣囊作為標準配備。
1989年
- 克萊斯勒與“斯太爾-戴姆勒-普赫”簽訂合資企業協議,為歐洲市場生產廂式旅行車。
- 克萊斯勒出售“克萊斯勒技術集團”。
- 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公司建立兩家美國汽車制造商之間的第壹家合資企業“New Venture Gear”。
- 克萊斯勒建立“五角星運輸集團公司”。“五角星運輸集團公司”由四個汽車租賃企業組成:“Thrifty Rent-A-Car-System”、“Snappy Car Rental”、“Dollar Rent-A-Car Systems”和“General Rent-A-Car”。
- 克萊斯勒實施10億美元成本削減和重組項目,重點在於汽車業務。
- 唐?葛利特斯駕駛“HEMI”發動機驅動的改裝賽車,在5.07秒內達到了287.81英裏/小時(約486公裏/小時)。
1990年
- 克萊斯勒推出第壹款豪華廂式旅行車,“Town & Country”再次成為單獨的銘牌。
1991年
- 克萊斯勒出售其持有的三菱汽車公司股份。
- 第壹輛克萊斯勒廂式旅行車在奧地利“歐洲之星裝配廠”下線。
- 李?艾科卡在美國密歇根州奧本山為公司投資10億美元建成的“克萊斯勒技術中心”舉行落成儀式。
- 菲亞特和克萊斯勒之間“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分銷協議終止。
- 艾爾?蒂格駕駛克萊斯勒“HEMI”發動機驅動的汽車,創造了輪式汽車陸上速度的新記錄:409.986英裏/小時(693公裏/小時)。
- 克萊斯勒任命羅伯特?盧茨為總裁。
1992年
- 克萊斯勒任命羅伯特?伊頓為副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計劃讓羅伯特?伊頓在1993年3月接任李?艾科卡的董事長職位。
- 克萊斯勒為“傑斐遜北部裝配廠”舉行落成儀式。投資16億美元的“傑斐遜北部裝配廠”將生產“Jeep大切諾基”。
- 克萊斯勒推出“道奇蝰蛇”:裝配V10發動機的雙座跑車。“道奇蝰蛇”是首次由克萊斯勒“平臺團隊”設計的第壹款車型。“平臺團隊”是由在同壹地點***同開發汽車的各部門經理和專家組成。
- 借助417立方英寸排量的“HEMI”發動機,汽車加速競賽車手肯尼?伯恩斯坦達到了301.70英裏/小時的速度。
1993年
- 克萊斯勒推出全新家用轎車系列:“克萊斯勒Concorde”、“道奇Intrepid”和“飛鷹Vision”。全新家用轎車系列采用了創新性並且更加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的“前置式駕駛室設計”。
- 克萊斯勒的轎車和載重車銷量達到250萬輛,與1992年相比增長14%。
- 在廂式旅行車誕生10周年之際,克萊斯勒向客戶交付第400萬輛廂式旅行車(道奇Grand Caravan)。
- 克萊斯勒向“MezaTech公司”出售“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及其子公司。
1994年
- 克萊斯勒開始在奧地利生產“Jeep大切諾基”車型。
- 克萊斯勒創造凈收益的新記錄:37億美元(營業收入52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