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菜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馬耳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間草藥》),火柴頭(《蘇南種子植物》),千日曬、大葉蘭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飯包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飯包草
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莖上部上舉,多少被毛,節上生根。葉草質;橢圓狀卵形,長3~7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急劇收縮而成壹闊柄,鞘和葉柄被疏長毛。佛焰氈與上部葉對生,或2~4個聚生,有極短的柄,漏鬥形而壓扁,長和寬約8~14毫米,淡綠色,被疏毛;花藍色,每壹氈內數朵;萼片3,膜質;花瓣3,長3~4毫米。蒴果膜質,長4~5毫米,有種子5顆,粗糙。花期夏、秋。
生於陰濕地或林下。分布華東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福建民間草藥》:"苦,寒,無毒。"
功用主治《福建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小便不通,淋瀝作痛:竹葉菜壹至二兩,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飲。(《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赤痢:鮮飯包草二至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疔瘡腫毒,紅腫疼痛:竹葉菜壹握,以冷開水洗凈,和冬蜜搗勻敷貼,口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蛇傷:鮮竹葉菜,以冷開水洗凈,搗爛絞汁冷服,渣敷傷部。(《福建民間草藥》)
提醒您:竹葉菜 此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