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朝著名的將領、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生父鄭季,是平陽侯曹壽手下的壹名小吏。其母衛媼是平陽公主的女奴。衛青從小就給人家做牧童,受盡苦楚。
成年後,又做平陽公主的騎奴,公主出行時,他騎馬相隨。後來,他的姐姐衛子夫被選入宮,得到武帝寵幸,他才被提為太中大夫。由於他精於騎射技術,常隨武帝外出圍獵,很得武帝賞識。
2、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後衛子夫及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同父異母兄長。
霍去病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殲滅戰。十七歲為票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十九歲時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這是華夏政權第壹次占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辟。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七萬余人,封狼居胥。戰後加拜大司馬,與衛青同掌軍政。
3、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壹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壹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
4、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漢族江右民系。
5、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代大臣、民族英雄。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禦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