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詩經采微》的意思

《詩經采微》的意思

詩經《小雅·采薇》的意思是: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壹年又完啦。有家等於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裏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麽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麽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壹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壹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小雅·采薇》原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壹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擴展資料:

《采薇》開頭三章組成詩的第壹部分,描述了壹群長期駐守邊疆的戍卒,在艱苦的戍邊生活中對家鄉的思念。四五章則表現了完全不同的情感,而最後壹章壹直是最被人稱道的,如晉代謝玄就認為這是《詩經》中最好的詩句。從表現手法上看是以樂景寫哀情。

《詩經原始》也說:“此詩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傷時事,別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凱旋生還,樂矣,何哀之有邪?”

《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句子。“依依”,“霏霏”兩組疊詞,將柳枝的婀娜姿態和大雪的飛舞飄揚描繪得十分生動,形象地揭示了征人的內心世界。

“楊柳依依”表現他出征時對故鄉眷戀之情。“雨雪霏霏”使我們聯想到他在征程中經受到許多磨難,並表現出他返家時的悲傷之情。

《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鬥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沖突退隱為背景,將從屬於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

《采薇》,似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

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壹。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壹部壹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

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壹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詩家口頭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