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若比鄰的意思如下:
天涯若比鄰原指情侶分居在遠方,雖然天各壹方,但是彼此心意相通,思念相連,使距離感瞬間消失。後來逐漸演變成形容距離遙遠的人之間互有感情,仿佛相隔甚遠的距離也能消弭為零。
壹、詞源解析
天涯若比鄰這個成語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臨別贈言中便有“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的句子,表明雖然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極遠,但是真摯的感情卻跨越了所有的障礙。
二、用法說明
天涯若比鄰的用法通常是用來形容感情的深厚和跨越距離的聯系。例如,“雖然我們分隔兩地,但是我們的心永遠相連,天涯若比鄰。”此外,在文學作品中也經常被用來描寫情感的深刻和濃郁。
三、拓展知識
天涯若比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朝,歷經數百年的時間,壹直被廣泛使用和傳頌至今。此外,近年來,“天涯若比鄰”也成為了壹種文學化的網絡用語,許多網友或明星都會在社交媒體上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此詩為送別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本全詩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恒主題。詩人王勃卻壹反別離的愁怨,以壹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王勃送他的壹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
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衛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淒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
但想到為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著對方,即使遠隔千裏,我們的心卻緊帖在壹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