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梳洗罷······”開頭的溫庭筠的詞叫做《望江南》,不叫《夢江南》。
1、原文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2、 字詞註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容。
⑶獨:獨自,單壹。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
⑸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裏形容陽光微弱。《古詩十九首》有“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後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洲:水中的陸地。
3、白話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壹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擴展資料1、賞析
這是壹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樓頭,望人不歸。只有二十七個字,為詞中的小令。“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壹句壹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
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壹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壹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這首小令,像壹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壹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壹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
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壹種美的情趣,壹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於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壹格的精品。
2、作者簡介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壹生坎坷,終身潦倒。
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
溫庭筠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註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
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註的《溫飛卿集箋註》。其詞今存七十余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百度百科-望江南·梳洗罷
百度百科-溫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