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面積達140萬平方公裏,占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0%, 最大的兩個冰架即羅斯冰架與菲爾克納冰架,都在西南極。由於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極洲機場選區點之處。不少國家的南極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羅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動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積而造成的。近年來,澳大利亞冰川學家發現,厄麥裏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斷的凍結,從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緣與南極表層溫暖的水接觸處,消融成水,並在風、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斷裂,形成海上平臺型冰山。據估算,每年從南極冰蓋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億噸,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見,南極冰架是南極洋上冰山的主要來源。從遠望鏡中望去,厄麥裏冰架像壹條看不到頭尾的水晶堤。
冰架是壹個巨大的低溫體。據澳大利亞冰川學家在厄麥裏冰架上越冬觀測,表層100米冰層的年平均溫度低達-200℃左右。在冰架附近,壹般都有壹個特別寒冷的低溫水體——“冰架水團”。我們投放了“溫差深自動記錄儀”的探頭,果然測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的海水溫度記錄-23℃。生物拖網也取得了與其他海區不同種類的浮遊生物。 這表明,冰架對它臨近海區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種類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