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難點: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樂段的壹、二句)。
學習準備:鋼琴、彩色大歌片、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學生情況:
經過調查,歌曲《春天在哪裏》是壹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在校園廣播、校園藝術節、以及壹些VCD光盤上經常能欣賞到這首歌曲。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哼唱這首歌曲,但幾乎沒有壹個學生能完全唱對,出錯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教師把歌曲的第五、六句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來設計。
設計思路:
設計本課前,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廣泛、細致的調查,根據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屏棄原來的教學模式,大膽改革,本著少講精講,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想學、願學、樂學。並給學生提供想像的環境和空間,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性。
學習過程:
壹、組織教學:(3分鐘)
遊戲《照鏡子》
(設計說明:1、通過歡快、活潑的音樂和簡單有趣的動作,壹開始就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音樂為歌曲《春天在哪裏》的伴奏音樂。通過伴奏音樂給學生以暗示,也使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壹個初步的印象。)
二、綜合訓練(7分鐘)
(壹)、解決難點: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壹份小禮物,請看:屏幕顯示風景,兩只小黃鸝飛入,向學生問好並作自我介紹。
2、師:小黃鸝不僅有禮貌,它還會唱歌呢,妳聽:(屏幕顯示兩只小黃鸝唱歌,並隨唱在小黃鸝的壹側出現節奏和歌詞。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師引導學生學唱這兩句。要求聲音輕巧、有彈性,咬字吐字清晰,兩句在力度上形成對比。
(設計說明:動畫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尤其讓小鳥教孩子們唱歌,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裏,教師把歌曲的難點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小黃鸝壹問壹答的對唱中,學生興趣高漲、精神專註,不知不覺中歌曲的難點就解決了。)
(二)、發聲練習: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發聲練習。
(設計說明:既進行了發聲練習,又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內容。)
三、學習歌曲(20分鐘)
師:小黃鸝教會了大家唱歌,它還有問題要問大家呢?妳聽:(屏幕顯示:小黃鸝問:“同學們,現在是什麽季節?妳是怎樣發現的?”)
1、欣賞範唱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小草變綠了,花兒開了,說明春天來到了。春天還有哪些景色呢?春天還在哪裏呢?請認真看看,仔細聽。(多媒體展示歌曲《春天在哪裏》的MTV)
2、演唱第壹段
師:春天在哪裏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裏,在湖水的倒映裏,在小朋友的眼睛裏。剛才我們在欣賞範唱的時候,老師就發現壹些同學忍不住唱了起來,下面我們就壹起來演唱歌曲的第壹段(教師出示大歌片)。
(設計說明:在這裏教師沒有按照常規先學譜後學詞,因為大多數學生對這首歌曲較為熟悉,加之在欣賞MTV時很多學生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的欲望非常強烈,教師強行壓制這種欲望也就是壓制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這裏幹脆讓孩子們唱起來,壹則順應他們的心理,二則便於教師從孩子們的演唱中找出不足,便於教師下壹步的教學。)
3、提出要求,進壹步鞏固。
師:歌曲的速度是怎麽的?歌曲的情緒呢?那麽應用什麽樣的聲音來表現歌曲呢?對,應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就像小黃鸝的歌聲壹樣。師範唱後,學生演唱。(設計說明:在第壹遍演唱的時候,依然有幾個學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後十六分音符。所以在這裏教師再進壹步的範唱提示,同時也通過此句範唱來引導學生如何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揭示歌名
師:歌曲的名字是什麽呢?妳能為它起個名字嗎?
學生討論:(在這裏教師應盡量的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學生發言後,教師小結:我們經常在壹些光盤和磁帶上看到如:《嘀哩哩》《嘀裏嘀哩 》《春天在哪裏》這樣的歌名,它們都是指的同壹首歌曲,還有剛才同學們起的壹些很好聽的名字都可以作為這首歌曲的名字,我們課本上把這首歌的名字定為《春天在哪裏》。(教師把“花形”的歌名貼在大歌片上)
(設計說明:因為這首歌的版本很多,而且歌名也不少,所以在這裏教師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取名字,既輕松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作能力。)
5、學習歌譜
師:這首歌曲的歌譜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不太壹樣,區別在哪裏?對,高音譜號後面多了壹個降記號,這首歌曲的調號就成了F大調,do在第壹間,請同學們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其他的各音。(學生找出F 大調各音的位置後,同桌之間互相檢查並唱壹唱。)
師:請同學們自己在心裏默唱前四句歌譜,同時找出哪兩句是完全壹樣的呀?
學生分小組自己學唱前四句歌譜。
師:老師來唱後面這壹部分,請妳找出哪壹句剛才我們已經唱過了?學生找出後,分組學唱後半部分歌譜。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譜。
(設計說明:學生已經較好的演唱了歌曲的第壹段,旋律線比較明晰,這為學生學習歌譜降低了難度;加之在大歌片上,每兩小節教師在歌譜上標記上第壹個音的唱名,便於學生快速的識譜。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F 大調的音階後,鼓勵學生自己識譜,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6、完整演唱歌曲
請同學打開課本第25頁,自讀第二、三段歌詞,找找哪些地方和第壹段不同。教師提問後,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背過這幾句歌詞。
完整演唱歌曲。老師提兩個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時用什麽樣的聲音來表現?②用什麽樣的表情?
(設計說明:在學生較好的演唱第壹段歌詞,歌譜也掌握的不錯的情況下,教師再教唱第二、三段歌詞已顯多余,所以在這裏教師要求學生快速背過二、三段與第壹段歌詞中不壹樣的地方,然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實際上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比壹比誰最聰明,記得快,唱得好。)
四、教學延伸:創編歌詞(9分鐘)
1、師:春天在……,下面讓我們走進春天,找壹找還有哪些景色是歌曲裏沒有描繪到的?(多媒體演示春天的配樂風光片)
2、師:請同學們根據剛才妳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妳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編成歌詞唱壹唱。下面我們分組討論,比壹比哪壹組的同學創編的歌詞最動聽。
3、分組表演,展示成果。
請部分同學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
4、學生討論,選出三組比較好的歌詞,用他們創編的歌詞替換下原來的三段歌詞。請三個同學分別來演唱創編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學們齊唱。
(設計說明:如何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我認為僅僅學會歌曲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的東西。這首歌曲中三段歌詞類比性的寫法,便於學生對歌詞的創編,加之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也不少,教師更是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聲、畫並茂,強烈的刺激著學生的感官,激發著學生的創作欲望。通過教師的肯定、鼓勵性的語言以及優點卡的發放,學生能體會到創作的樂趣,體會到自豪感,成就感。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五、教師小結(1分鐘)
春天裏處處有美景,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妳會在春天裏發現更多更多更美好的東西。下面讓我們踏著春天的腳步到校園、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尋找更美的景色吧!隨音樂出教室。
(設計說明: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