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劉肇燁的事件

劉肇燁的事件

特殊“尋人啟事”

10月18日,哈爾濱《新晚報》在頭版頭條位置以《尋找“吳為民”》為題刊發了壹則“尋人啟事”。文章介紹了壹對重度殘疾的夫婦,希望通過新聞媒體,尋找壹個默默資助其兒子的人。這對重度殘疾的夫婦丈夫叫劉宏,妻子叫趙春華,他們有壹個資質聰慧的7歲兒子,叫劉肇燁,6歲就奪得“雙龍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金獎、黑龍江省首屆少兒曲藝歌舞大賽壹等獎。去年11月,壹位自稱尋找了許多幼兒園才找到小肇燁所在幼兒園的軍官,給園長留下12月份的182元托兒費後匆匆離去。從那以後,署名“省軍區政治部吳為民”的匯款單,每月月初都準時寄到劉宏手中。夫婦倆曾多次打電話到黑龍江省軍區政治部查找,都被告知:查無此人。

冰城尋找“吳為民”

壹張小肇燁與抗洪官兵合拍的“全家福”照片,還有數張匯款單的復印件,成為尋找“吳為民”的重要線索。人們發現,“吳為民”多數匯款的地點是省軍區教導大隊的駐地———哈市太平區東風鎮郵電所。此時,黑龍江省軍區政治部也在翻看抗洪時的所有錄像,也感覺到該大隊的吳誌軍“可疑”。靖宇幼兒園的老師們翻出了當時的字條。面對事實和眾多“偵察人員”的詢問,吳誌軍紅著臉承認了化名助人的事。

抗洪相識小肇燁

去年夏季,數萬子弟兵晝夜奮戰在哈爾濱抗洪大堤,劉宏開著他的助力車,載著腰都不能直立的妻子和6歲的兒子,帶著東西來到202國道慰問子弟兵。這裏是省軍區教導大隊的防洪區段。當時只有6歲的小肇燁連蹦帶跳地跑上大堤,動情地唱啊、跳啊,壹個人為輪流休息的解放軍叔叔表演了3個多小時。抗洪結束後,吳誌軍通過電信114臺查找了30多家幼兒園的電話號碼,終於在靖宇幼兒園找到了小肇燁。也就是從劉家上大堤那時起,吳誌軍便開始從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擠出壹部分資助小肇燁。為了不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精神負擔,他匯款時用了化名。

10月24日,教導大隊“專案組”壹行踏雪北上,在黑龍江省蘿北縣壹個十分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裏,找到了吳誌軍的家,兩間低矮的小土房,沒有東北農村那種常見的圍墻和倉房。屋內,僅有的家具是兩把木凳和壹個用報紙糊的“大衣櫃”,糊在屋頂的發黃舊報紙已被雨水漏了個“天窗”。吳誌軍平時生活儉樸,最好的那雙百多元的皮鞋也換了3次底。他任教6年,兩次榮立三等功,10多次受到各級嘉獎和被樹為標兵。

愛民“英雄”人民愛

11月25日,省軍區司令部召開“吳誌軍先進事跡報告會”,司令部黨委號召全體官兵向吳誌軍學習。10月26日,哈爾濱市兆麟小學舉辦了壹個以“心與心相連,手與手相牽”為主題的特殊班會。省軍區教導大隊的領導和吳誌軍來到孩子們中間,黑龍江省副省長王佐書和哈爾濱市副市長程幼東主動提出參加班會,看看這個受人尊敬的“吳為民”。

吳誌軍的義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黑龍江省著名企業家郭長軍表示:“今後9年裏,每月資助小肇燁500元,直到他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為止。”省軍區教導大隊政委龐巍告訴我們,教導大隊為劉肇燁設立助學基金,全體官兵將資助小肇燁完成學業直至讀完大學。至此,“吳為民”成了壹個弘揚雷鋒精神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