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格勒是聖彼得堡。1917年,列寧在聖彼得堡領導了十月革命。1924年,列寧改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改名為聖彼得堡。
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饑餓”是主題。城市裏的食物越來越少。士兵每人只能得到500克面包,非戰鬥人員每天只能得到300克。最糟糕的是,工人和孩子每天只能吃125g面包,也就是“混合面包”。
德軍的目的是餓死列寧格勒人口300多萬,打擊蘇聯的反德士氣。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已經作出指示:不惜任何代價,無論犧牲有多大,我們都要把糧食送到列寧格勒。
蘇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不缺糧食。缺少的是把它送到列寧格勒的手段。
最早蘇聯采用的是空投。這是個好主意。莫斯科的特種部隊航空旅在幾個月內已經向列寧格勒投入了4300噸食物,但是這些食物並不能滿足列寧格勒所有民眾的需求。需要另壹種方法。
斯大林盯著列寧格勒的地圖,皺著眉頭。突然,他眼前壹亮,壹大塊藍色映入眼簾。
這個藍色的大湖是歐洲最大的淡水湖拉多加湖。多加湖,原名涅瓦湖,面積18400平方公裏,平均水深51米,最深處230米。拉多加湖位於列寧格勒東郊,最遠距離20公裏。拉多加湖東南有涅瓦河,經列寧格勒流入芬蘭灣。
戰前,列寧格勒有壹條從市區到奧西洛維茨港、拉多加湖的客運水路。德軍圍攻列寧格勒後,拉多加湖對列寧格勒的重要性並非不為人知。但是,德軍卻是千裏奔襲,節節敗退。我們帶的武器,重點是攻城,不能完全覆蓋拉多加湖。
這讓蘇聯人看到了機會。
從蘇聯各地運來的糧食集中在拉多加湖東岸,然後趁德軍不備,將800噸糧食運往湖西岸的奧西諾維茨港。列寧格勒也被通知盡可能修復港口。但在秋天,拉多加湖氣候惡劣,強風是家常便飯。為了阻止蘇聯通過拉多加湖向列寧格勒運送糧食,德國轟炸機經常在拉多加湖水面巡邏,發現壹艘船炸毀了另壹艘船。
許多運糧船還沒走多遠就被德國人炸沈在了湖底。
斯大林說:“繼續運,看看我們有沒有更多的糧食或者德國的炮彈!”
1941年9月12日後,蘇聯加緊入侵列寧格勒。駁船裝載著谷物、罐頭食品和魚。雖然德軍用轟炸的方式將其攔截,但還是有不少“漏網之魚”。兩個月內,蘇聯強行向列寧格勒運送了6萬噸各種食品。
其實蘇聯不怕德國的炮彈。畢竟德軍炮彈有限。妳最怕什麽?上帝啊。
拉多加湖的緯度很高。入冬後,拉多加湖開始結冰。蘇聯運糧到列寧格勒的速度明顯變慢了,但列寧格勒如果不能及時送到,也撐不了多久。
我該怎麽辦?因地制宜。由於拉多加湖結冰,將開辟壹條冰上救援道路。
然而,冰路最大的危險是冰的厚度不夠。正常情況下,拉多加湖在每年的12月底之前不會結出厚厚的冰。十壹月的冰很薄,汽車無法在冰上行駛。蘇聯的外圍是列寧格勒,可以等到12月底,但是有危險。能持續到12月底嗎?
顯然不能。車太重了,可以用馬拉的雪橇。馬的重量很輕,但是因為太輕,大風壹吹,所有的馬都被吹進了湖裏。
時間不等人,只能用車。
列寧格勒已經開辟了壹條冰路,隨著天氣轉涼,冰層越來越厚。汽車在結冰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駛,有時會把冰推出裂縫,掉進湖裏。截至12月1日,已有40多名汽車司機失業。然而,只運送了800噸糧食
不過,蘇軍也得到了壹個好消息:城內蘇軍收復重鎮提赫文,距離蘇軍外圍向城內輸送物資的距離非常近。
蘇聯不惜壹切代價開辟了幾條人生道路,各路部隊維護著這些人生道路。當拉多加湖被厚厚的冰層覆蓋時,車隊可以暢通無阻地前往城市運送物資。
蘇聯拉多加湖上有加油站和供熱站,過往的汽車可以在這裏加油取暖。拉多加湖更像是蘇聯的多余之地,德國人面對蘇聯的“招數”束手無策。在此期間,蘇聯通過冰路向列寧格勒運送了27萬噸糧食、5.5萬噸石油、2.3萬噸煤炭和數萬噸武器彈藥。此外,車隊從該市疏散了55萬人,其中大多數是老人和兒童。
蘇聯不計成本,只用了18天就建成了通往列寧格勒的鐵路生命線。火車的運輸能力遠大於汽車,列寧格勒的物資短缺得到了有效緩解。雖然德軍不斷轟炸,但蘇聯每天能開2250輛滿載貨物的貨運列車進城。
在全國的支持下,列寧格勒在圍城戰中越打越勇,終於在1944年1月27日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