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進行了十壹次北伐。其中,勝利3次,失敗3次,5次打平,互有勝負。
第壹次北伐,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維和蔣琬率偏師出隴右,在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延熙七年)漢中都督王平興兵據勢,姜維和費_等率軍前去支援,曹爽大敗。
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
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姜維派廖化去洮城,此時已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情況下,姜維獨力與魏國眾多將領作戰,雙方互有勝負。?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姜維以羌胡為輔,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平手。?
第六次北伐,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費_遇刺被害後,姜維出兵包圍南安,糧盡而退。?
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延熙十七年)出隴西狄道,斬魏將徐質。?
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與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經於洮西,王經退守狄道城,後陳泰派兵解圍。
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姜維再次出兵,蜀將胡濟失期不至,為鄧艾破於段谷,死傷慘重。?
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延熙二十年)乘魏將諸葛誕叛亂,姜維出兵秦川,魏軍堅守不戰,到了公元258年(永安元年)諸葛誕兵敗後始退兵。?
第十壹次北伐,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維再次出兵,與鄧艾戰於侯和,為鄧艾所破,然後還住沓中。
擴展資料
到了蜀漢後期,優秀的將領所剩無幾,稱得上的只有王平,廖化,張翼,以及後來的降將夏侯霸。面對強大的魏軍,姜維壹人要擔負起統帥,大將,參謀的全部職責。可見姜維當時作戰的艱難,盡管是在這種條件下,姜維仍然能在戰術上不斷取得勝利。?
北伐中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魏將鄧艾手裏,即便鄧艾是魏國最優秀的將領。而且姜維攻,鄧艾守,從兵力和補給上也是魏國占優,姜維敗在他的手裏可謂敗得其所。說姜維北伐在壹定程度上維系了不斷衰退的蜀漢政權。
曾有人說姜維北伐造成了蜀漢“兵困民疲”,這的確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樣道理,魏國也有損耗,而且作為戰敗方的魏國損耗遠比蜀漢來得大,因此正是姜維的積極北伐才縮小了蜀魏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