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組詞有名標青史,名存實亡,名家,名不虛傳,名不正言不順,名節,慕名等。
名標青史: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名存實亡:名義上或形式上存在但實際上已不存在有壹方不守信用協議就將名存實亡詳細解釋名義尚存在,實際已消亡。
名家:戰國時討論“名”(概念)和“實”(事實)的關系問題的學派。主要代表為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他們的討論對古代邏輯發展有壹定貢獻。
名不虛傳:流傳的名聲和實際相符合壹位名不虛傳的詩人詳細解釋謂所傳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宋華嶽白面渡詩雙舡白面問溪翁,名不虛傳說未通。
名不正,言不順:謂名分不正或名與實不相符,話就不順理。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朱熹集註引楊時曰名不當其實,則言不順。
名節:名譽與節操。出處漢書龔勝傳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晉李密陳情事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晉書呂光載記欲全卿名節,不使貽笑將來。
慕名:仰慕名聲慕名而來詳細解釋猶好名。希望自己有好名聲。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贊陽平之王多有材能,好事慕名,其勢尤盛,曠貴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