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老人帶領姓楊的人來到壹個大的山洞,雞和狗都很高興的樣子,人們都在壹起住。到了壹家,老人對(這戶人家)說:“這個人想來這裏住,能夠容留他嗎?”(穴中人)回答說:“妳既然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壹定是有賢能的人。
我們這裏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享的,所以可以住在壹起。妳真的要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這些珍異的東西,(人們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魚肉,這裏是不缺的。
地是按照各家的人數分給他們土地,用來耕地養蠶,不能從別人那裏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姓楊的人道謝並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妳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將近夜晚,姓楊的人與老人壹起出來。
原文: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壹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kuàng,絮衣服的新絲綿)、麻枲(xǐ,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
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容:允許。殊:特殊的物品。薪:柴。或:或許。
出自: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擴展資料主題:
《穴中人語》選自南宋康與之《昨夢錄》,屬於文言文體裁,講述壹個姓楊的三兄弟與壹位老人在壹個洞穴中的所見所聞。
作者成就:
代表作為《蔔算子》、《玉樓春令》、《長相思》、《金菊對芙蓉》、《風流子》、《減字木蘭花》、《滿江紅》、《憶秦娥》、《昨夢錄》等。
《蔔算子》壹詞寫物是人非的滄桑變換之感,“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等都是選取精當,語言完美的切題之佳句。伯可著有《順庵樂府》五卷,不傳;今有趙萬裏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