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裏第壹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壹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註釋少陵野老:杜甫自稱。少陵,漢宣帝許後墓,在今陜西長安縣杜陵(漢宣帝墓)東南。杜甫曾在少陵北、杜陵西住過,故自稱少陵野老。
臆:即胸。
解析曲江是長安的遊覽勝地。安史之亂以前,玄宗、楊貴妃每年來此巡遊,熱鬧至極:安史亂時,江頭宮殿深鎖。壹片荒涼。杜甫睹此,不禁感慨萬千。
“吞聲哭”壹語,沈痛至極——杜老悲家國破敗,想痛哭又不敢讓人見到;遊曲江而日“潛行”(時安祿山軍隊尚滿長安,杜甫只能偷偷前往),又見杜甫不忍再睹曲江今日之荒涼;不忍去而終於去了,是因為杜甫對國破家亡有太多的傷痛。回想當年,玄宗與楊貴妃從芙蓉苑中親臨曲江,何等輝煌熱鬧;但如今,宮殿深鎖,細柳新蒲不知為誰而綠!杜甫對楊貴妃的縊死馬嵬,對玄宗與楊貴妃生死相隔、兩無消息壹事,是懷疑態度的——有同情也有譴責。杜甫感到痛心的,是壹個本來強盛的國家現在變得滿目瘡痍了。唐代皇宮在城北,黃昏時杜甫深情凝望,對故國的眷念之情真不知如何才能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