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什麽什麽之家四字成語

什麽什麽之家四字成語

1. 什麽質什麽家四字成語

質的基本解釋

1.本體,本性:物~。流~(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言(實言)。沙~。本~。~點。品~。性~。素~。資~。 2.樸素,單純:~樸。~直。 3.問明,辨別,責問:~疑。~問。~詢。對~。 4.抵押或抵押品:人~。 5.古同“贄”,禮物。

質字相關成語有:

遺華反質 金相玉質 天生麗質 溺心滅質 魚質龍文 蘭質熏心 蕙心蘭質 材薄質衰 策名委質 質疑辨惑 蛻化變質 蕙心紈質 質疑問難 文質彬彬 羊質虎皮 棄文存質 妍姿艷質 瓊林玉質 質非文是 質而不野 虎皮羊質 質傴影曲 玉質金相 文圓質方 蕙質蘭心 濁質凡姿 仙姿玉質 懷質抱真 淑質英才 質而不俚 彬彬文質 蘭質薰心 文質斌斌 蘭質蕙心 金玉其質 蒲柳之質

帶有質字成語解釋

1) 文質彬彬: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2) 文質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同“文質彬彬”。

3) 羊質虎皮: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4) 魚質龍文:魚的實質,龍的外表。謂虛有其表。

5) 天生麗質: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6) 蛻化變質: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7) 仙姿玉質: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潔。

8) 妍姿艷質: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

9) 遺華反質:指舍棄浮華而返歸樸質。

10) 濁質凡姿:凡庸的姿質。

11) 懷質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同“懷真抱素”。

12) 材薄質衰:指才情資質薄弱。有時用為謙詞。

13) 文圓質方:指外表隨和而內心方正。

14) 蘭質蕙心:形容美麗而聰明。

15) 蘭質熏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質字有關成語意思

1) 蘭質薰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2) 淑質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質,非凡的才能。

3) 質而不俚: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4) 金相玉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5) 金玉其質:質:本質,品質。指人的品質高潔。

6) 溺心滅質:指淹沒天然的心性,掩蓋純樸的本質。

7) 蒲柳之質:蒲柳:水楊,秋天雕謝早。多用來比喻身體衰弱或未老先衰。

8) 棄文存質:指不加文飾,保留本旨。

9) 瓊林玉質:瓊:美玉。比喻人的資質潔凈純美。

10) 策名委質:用以指因仕宦而獻身於朝廷之事。

11) 蕙心蘭質:蕙、蘭:都是香草名。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12) 蕙心紈質:心靈如蕙草芬芳,品質似紈素潔白。比喻品行高潔。

13) 質而不野: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14) 質非文是: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15) 質疑辨惑:指提出疑問,請人解答並加以研究、辨析。

16) 質疑問難:質疑:請人解答疑難;癌難:對於疑問反復討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壹起討論。

17) 質傴影曲: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2. 什麽為家四字成語中有壹“”家”字和“”為”字

四海為家

sì hǎi wéi jiā

[釋義]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後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家;也指誌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語出] 《漢書·高帝紀下》:“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

[正音] 為;不能讀作“wèi”。

[辨形] 為;不能寫作“圍”。

[近義] 浪跡天涯 遠走高飛

[反義] 安土重遷

[用法] 用作褒義;形容人誌在四方。壹般作謂語。

[結構] 主謂式。

3. 家四字成語大全

家四字成語大全 :

白手起家、

千家萬戶、

無家可歸、

孤家寡人、

家家戶戶、

家喻戶曉、

毀家紓難、

傾家蕩產、

國破家亡、

百家爭鳴、

罷黜百家、

家給人足、

保家衛國、

窮家富路、

小家子氣、

挨家挨戶、

家破人亡、

打家劫舍、

書香世家、

歡喜冤家、

大家閨秀、

國家棟梁、

當家作主、

身家性命、

家常便飯、

兒女親家、

壹家老小、

安家落戶、

喪家之犬、

萬家燈火

家弦戶誦、

壹家之主、

世祿之家、

東家夫子、

破家危國、

家累千金、

匠遇作家、

祿無常家、

家道中落、

家至戶察、

阿家阿翁、

經史百家、

開國承家、

壹家無二、

家至戶曉、

平地起家、

尺二冤家、

家趁萬貫、

千金之家、

家見戶說、

冤家對頭、

家嘈屋閉、

看家本領、

東家孔子、

破家縣令、

故家子弟、

傾家破產、

家無二主、

機杼壹家、

浮家泛宅

遭家不造、

泛家浮宅、

法家拂士、

情同壹家

4. 什麽家什麽四字成語

萬家燈火、

小家碧玉、

百家爭鳴、

成家立業、

毀家紓難、

大家閨秀、

家家戶戶、

窮家富路、

孤家寡人、

壹家之言、

無家可歸、

冤家路窄、

喪家之犬、

發家致富、

傾家蕩產、

行家裏手、

分家析產、

小家子氣、

宜家宜室、

保家衛國、

養家糊口、

大家風範、

挨家挨戶、

謝家寶樹、

千家萬戶、

法家拂士、

浮家泛宅、

邦家之光、

通家之好、

當家做主

5. 帶有“家”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 看家本事[ kān jiā běn shì ]: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出處:李劼人《天魔舞》“她不等他說真心話,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來了。”

2. 等閑人家[ děng xián rén jiā ]:普通家庭。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八:“ 沈將仕看時,雖不怎的大擺設,卻多精美雅潔, *** 在行,不是等閑人家辦得出的。”

3. 萬家生佛[ wàn jiā shēng fó ]:舊時指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

出處:戴翼《賀陳待制啟》:“福星壹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香火。”

4. 壹家之辭[ yī jiā zhī cí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著。

出處:《晉書·裴頠傳》:“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而雲‘有生於無’,以虛為主,偏立壹家之辭,豈有以而然哉!”

5. 國爾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壹心為國,不顧家庭。

出處:《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

6. 國破家亡[ guó pò jiā wáng ]: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7. 如數家珍[ rú shǔ jiā zhēn ]: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出處:《清朝野史大觀·郭生始創戲院》:“吳縣王鶴琴先生耆年碩德;與談吳中掌故;則掀髯抵掌;如數家珍。”

8.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徒,只,僅僅。 家裏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壹無所有。出處: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9. 冤家路窄[ yuān jiā lù zhǎi ]:仇敵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願意見面的人偏偏相遇。

出處: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真是冤家路窄;今日壹命討了壹命。”

10. 白手起家[ bái shǒu qǐ jiā ]: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處:文天祥《鄒仲翔墓誌銘》:“君雖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

6. 家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家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

白手起家、

千家萬戶、

無家可歸、

孤家寡人、

家家戶戶、

家喻戶曉、

毀家紓難、

傾家蕩產、

國破家亡、

百家爭鳴、

罷黜百家、

家給人足、

保家衛國、

窮家富路、

小家子氣、

挨家挨戶、

家破人亡、

打家劫舍、

書香世家、

歡喜冤家、

大家閨秀、

國家棟梁、

當家作主、

身家性命、

家常便飯、

兒女親家、

壹家老小、

安家落戶、

喪家之犬、

萬家燈火

大家風範、

冤家路窄、

養家糊口、

國家閑暇、

國家多故、

大方之家、

家長裏短、

當家理紀、

國爾忘家、

殃國禍家、

諸子百家、

破家鬻子、

拉家帶口、

家大口闊、

家衍人給、

半路出家、

家道消乏、

胡越壹家、

家無儋石、

分家析產、

東家西舍、

成名成家、

在家出家、

7. 五什麽四什麽的四字成語.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我的紫色小妖

四海為家、遮三瞞四、六通四達、眼空四海、連三接四、四壁蕭然、語驚四座、挑三豁四、五行四柱、急三火四、鼓噪四起、四海壹家、四海九州、撁五掛四、四方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36雲擾、四百四病、四海他人、倒四顛三、傳三過四、三妻四妾、極目四望、臂有四肘、差三錯四、四海晏然、揚名四海、言三語四、四時氣備、疑三惑四、投諸四裔、牽三扯四、三番四覆、四通八達、四鄰八舍、四六駢儷、四方輻輳、四角俱全、四肢百體、丟三拉四、四面受敵、九洲四海、誌在四海、居徒四壁、八萬四千、文房四物、四時充美、拿三搬四、九州四海、四面出擊、重三叠四、三老四少、語四言三、說三道四、調三窩四、捱三頂四、誌在四方、四時八節、拉三扯四、壹謙四益、挑三揀四、四近之臣、綱紀四方、沒三沒四、四海升平、吃四方飯、四海飄零、挑三窩四、四衢八街、醜聲四溢、四海困窮、巴三攬四、四體百骸、四姻九戚、三清四白、目空四海、三長四短、推三宕四、四山五嶽、張三呂四、丟三落四、商山四翁、四體不勤、挨三頂四、半三不四、四大皆空、駢四儷六、囊括四海、文房四藝、挑三嫌四、文房四寳、四戰之地、倒三顛四、四海承風、四海升平、揭竿四起、四鄰不安、五湖四海、四面楚歌、求三拜四、四紛五落、三反四覆、三從四德、四至八道、調三斡四、大化有四、巴三覽四、欺三瞞四、四平八穩、三檐四馬、四海鼎沸、吼三喝四、三親四眷、四沖八達、四海承平、室徒四壁、四停八當、三瓦四舍、張三李四、文房四士、四海為家、遮三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