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戰場文原文翻譯如下:
原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翻譯:
廣大遼闊的無邊無際的曠野啊,極目遠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彎曲得像帶子壹般,遠處無數的山峰交錯在壹起。壹片陰暗淒涼的景象:寒風悲嘯,日色昏黃,飛蓬折斷,野草枯萎,寒氣凜冽猶如降霜的冬晨。
鳥兒飛過也不肯落下,離群的野獸奔竄而過。亭長告訴我說:“這兒就是古代的戰場,曾經全軍覆沒。每逢陰天就會聽到有鬼哭的聲音。真令人傷心啊!這是秦朝、漢朝,還是近代的事情呢?
吊古戰場文賞析:
《吊古戰場文》是李華“極思研搉”的力作,以憑吊古戰場起興,中心是主張實行王道,以仁德禮義悅服遠人,達到天下壹統。在對待戰爭的觀點上,主張興仁義之師,有征無戰,肯定反侵略戰爭,反對侵略戰爭。
文中把戰爭描繪得十分殘酷淒慘,旨在喚起各階層人士的反戰情緒,以求做到“守在四夷”,安定邊防,具有強烈的針對性。雖用駢文形式,但文字流暢,情景交融,主題鮮明,寄意深切,不愧為古今傳誦的名篇。
《吊古戰場文》名為“吊古”,實是諷今。全文以“古戰場”為抒情的基點,以“傷心哉”為連綴全篇的感情主線,以遠戍的苦況、兩軍廝殺的慘狀、得人與否的對比、士卒家屬吊祭的悲愴為結構層次,層層鋪敘,愈轉愈深,結末點出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