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文言文舌戰群儒羅貫中翻譯

文言文舌戰群儒羅貫中翻譯

譯文:

張昭等人見到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張昭先開口:“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孔明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這話不知對不對?”

“先生托言,我怎麽能和管;樂相比呢.”

“最近聽聞劉皇叔三顧草廬之中,才得先生出山輔佐,以為如魚得水,想要席卷荊襄.但是現在荊州已經屬於曹操,不知先生有何高見?”諸葛亮知道張昭乃孫權手下第壹謀士,要是不先難倒他,就不能說服孫權.

“要我取得荊州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公劉備躬行仁義,不忍心奪得同宗基業,所以沒有接受荊州.劉琮聽信佞言,暗自投降曹操,才使得曹操如此猖獗.現在我主公劉備屯兵江夏,有什麽企圖,不是壹般人會知道的.”

“孔明先生這樣說不是與自己言行相違嗎.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現在既然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但是劉豫州沒有得到先生之前,還可以縱橫寰宇,割據城池;現在得到先生相助,應該是如虎添翼的,為何先生投靠豫州後,曹兵壹出,馬上就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劉豫州得先生之後,反而不如當初.”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裏的其向誌豈能是壹般的鳥獸能夠知道的?譬如人要是染上疾病,應當先用糜粥清洗腸胃,再用藥物醫治;待其腑臟調和之後,才可以用肉食以補身體,要是壹開始就下重藥醫治:不等到氣脈和緩,就投以猛藥厚味,不就是找死嗎?我主公劉豫州,先前敗於汝南,投靠劉表,兵不過千,將只有關羽、張飛、趙雲而已: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微薄,主公不過暫借容身罷了,妳還真以為要坐守啊?然而火燒博望,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心驚膽裂:我看管仲、樂毅之用兵,不過過此而已.至於劉琮降操,豫州根本不知情;又不忍心乘亂奪同宗基業,此乃大仁大義.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心拋棄,每日不過行十裏地,不想進取江陵,甘心同敗,最後寡不敵眾,輸了這很正常啊.昔日高祖數次敗給項羽,但是卻壹戰成功,這難道只有韓信的功勞嗎?眾人只是放眼壹寸疆土,誌向短淺,我無話可說.”諸葛亮這壹篇大論,說得張昭無言回答.座上忽然起來壹人抗聲問:“現在曹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妳以為如何?”

“曹操收袁紹之兵還沒有安定!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怎麽能敵百萬之眾?退守夏口,是在等待時機.現在江東兵精糧足,還有有長江之險,要是江東之主投降曹操,不顧天下恥笑.我就無話可說”

這時又壹人問道:“孔明妳自己認為曹操是什麽人呢?”

“曹操是漢賊,這還用問.”

“孔明此言差矣.漢室傳世道至今,天數將盡.現在曹操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歸.劉豫州不識天時,還想與他爭奪天下,好比以卵擊石,怎能不敗?”

孔明厲聲罵道:“薛敬文怎能說出這種畜生說的話!妳生在天地之間,應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根本.妳既為漢臣,見到有不臣之人,應該放反抗到底,這才是為臣之道.現在曹操祖宗食漢朝俸祿,不思報效,反而還有篡逆之心,天下人之所***憤;妳還敢為他說話,妳沒資格與我說話!閉嘴.”

諸葛亮以壹人之力,力排眾議.說得在場所有人無言以對.數巡之後,孫權看在座沒有人可以對付得了諸葛亮,再加上自己也不想投靠曹操,於是便說:“曹操平生所討厭的人: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豫州還有我.現在大多數已經死了,只剩下劉豫州與我還在.難道我不能保全父兄傳於我之地,還要受制於人?我意已決.想要抵抗曹操,不知先生有什麽好計策呢?”

“我家主公雖新敗,但是關羽仍然率領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士兵,也不下萬人.曹操兵馬,遠來疲憊;最近又在追趕我家主公,輕騎壹日夜行三百裏,這就是強弩之末.再說北方人,不習水戰.

荊州士兵投降曹操,只是迫於形勢.現在將軍要是能和我家主公協力同心,.曹操軍必破.”孫權聽見諸葛亮的話十分高興:“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頓開.傳我軍令即日商議起兵,***滅曹操!”遂令魯肅將此意傳諭文武官員,就送孔明於館驛安歇.張昭知孫權欲興兵,遂與眾議曰:“中了孔明之計也!”急入見權曰:“昭等聞主公將興兵與曹操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壹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百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孫權只低頭不語.顧雍曰:“劉備因為曹操所敗,故欲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為其所用乎;願聽子布之言.”孫權沈吟未決.張昭等出,魯肅入見曰:“適張子布等,又勸主公休動兵,力主降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為自謀之計耳.原主公勿聽也.”孫權尚在沈吟.肅曰:“主公若遲疑,必為眾人誤矣.”權曰:“卿且暫退,容我三思.”肅乃退出.時武將或有要戰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議論紛紛不壹.

且說孫權退入內宅,寢食不安,猶豫不決.吳國太見權如此,問曰:“何事在心,寢食俱廢?”權曰:“今曹操屯兵於江漢,有下江南之意.問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戰者.欲待戰來,恐寡不敵眾;欲待降來,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猶豫不決.”吳國太曰:“汝何不記吾姐臨終之語乎?”孫權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想出這句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