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荀子仲尼》:﹝齊桓公﹞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遂立以為仲父。 楊倞 註: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後因用以稱管仲。
三國 魏 曹操《善哉行》:齊桓之霸,賴得仲父。
晉 陶潛《讀山海經》詩之十三: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逯欽立 校註:仲父,管仲。
清 錢謙益《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誌銘》:昔者,伊生五就,拜幣聘於有莘;仲父壹匡,謝溝瀆於堂阜。
出處:
《荀子仲尼》:﹝齊桓公﹞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遂立以為仲父。 楊倞 註: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後因用以稱管仲。
三國 魏 曹操《善哉行》:齊桓之霸,賴得仲父。
晉 陶潛《讀山海經》詩之十三: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逯欽立 校註:仲父,管仲。
清 錢謙益《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誌銘》:昔者,伊生五就,拜幣聘於有莘;仲父壹匡,謝溝瀆於堂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