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世艱難,歲逢災荒,祖傳的家業蕩然壹空,弟兄們為生活所迫而流離失所,各奔東西。
戰亂後田園荒蕪滿目生悲,兄弟姐妹們輾轉四處正在離別之中。
形影相吊孤零零如同千裏單飛的鳴雁,離開故土而沒了根基,仿佛漫天飄飛的秋蓮。
***望壹輪圓圓的明月,我們都會流下傷心的眼淚,此夜之中,分處五地的我們思念家鄉親人的心情完全相同。
賞析:
此詩大作於貞元十六年秋天,此時正值動亂年代,加上旱災嚴重,關內發生饑荒,詩人骨肉弟姐分散五處。在此情況下,白居易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詩。
詩的前兩聯從時代的災難寫起,以親自經歷概括出戰亂的現實生活;再以“雁”“蓬”作比手足離散,形象貼切。“吊影”兩句壹向為人們所傳誦,詩人不僅以千裏孤雁、九秋斷蓬作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吊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他們孤苦淒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最後以己及人,構出壹幅五地望月***生鄉愁的圖景,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鳴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