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成語汗流浹背

成語汗流浹背

成語汗流浹背的讀音是hàn liú jiā bèi。

1、釋義:

浹:濕透。汗水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慚愧。現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濕透了。

2、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3、正音:

“浹”,不能讀作“jiá”;“背”,不能讀作“bēi”。

4、辨形:

“汗”,不能寫作“漢”;“浹”,不能寫作“挾”。

5、辨析:

汗流浹背和“揮汗如雨”;都形容出汗很多。不同在於:①汗流浹背是直陳性的;“揮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比喻出汗的程度重;帶誇張味道。②汗流浹背還有由於害怕、緊張而出汗的意思。“揮汗如雨”卻不能。

汗流浹背的例句:

1、跑完馬拉松全程後,選手個個汗流浹背。

2、此時,他已經從第壹名落後到了第四名,他汗流浹背的,好像有點堅持不住了。

3、每壹場訓練結束後隊員都是汗流浹背的,回到寢室後的第壹件事就是擦汗。

4、現在正是三伏天,盡管屋裏開著電扇,開會的人還是熱得汗流浹背。

5、我的心跳越來越快,這讓我越來越緊張,冷汗越來越多,讓我汗流浹背。?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真的應了這句古詩,夏天,農民在田裏汗流浹背的種莊稼。

7、盛夏的太陽就像壹團烈火,烤得田間勞動的老人汗流浹背。

8、在夏季高溫的天氣裏,他在田野裏汗流浹背地工作了壹個下午。

9、請妳將冷氣打開吧,這房間熱得我汗流浹背,根本睡不著。

10、隨著壹趟又壹趟的走動,流下了那壹滴又壹滴的汗水,真是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