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翎寓意官場享通八達。
孔雀翎指的是孔雀的尾羽,孔雀翎清朝官帽裝飾。清代裝飾在官帽上,以表示品級。清朝歷史中,孔雀翎是壹種很特殊的裝飾物。它是裝飾在官帽上的壹種裝飾品。清朝官服崇尚以細節體現官員的尊卑地位。越是級別高的官員,官帽會使用不同的材料,以示區別。
清朝官帽的帽頂,常被稱為“頂戴”。“頂戴”的底座,以金、玉、銀作為材料,上面鑲嵌著各種珍貴的珍珠寶石。東珠、紅寶石、藍寶石、青金石等。這些材料的珍貴程度,都各有不同,形成對比。孔雀翎也是壹樣,它是跟藍翎做區別。孔雀翎是用孔雀尾巴上的羽毛制成而成的,藍翎是用鶡鳥的尾羽制作而成。孔雀翎難得,且孔雀被認為是高貴、優雅的典範。
佩戴孔雀翎的講究
《分甘余話》所載本朝侍衛,皆於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暈之多寡為品之等級。武臣提督及總兵官亦有賜者。後文臣督撫亦或蒙賜,得之者以為幸。是已。然總未分晰詳明。
《大清會典》所定貝子戴三眼孔雀翎,根綴藍翎;鎮國公、輔國公戴二眼孔雀翎,根綴藍翎;內大臣、壹等二等三等侍衛、入內大臣額駙、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前鋒參領、護軍參領、諸王府長史、壹等護衛戴壹眼孔雀翎,根綴藍翎;貝勒府司儀長,王府、貝勒府二等、三等護衛,貝子、公府護衛及護軍校,俱戴染藍翎;內外額駙俱不許戴。
諸王府散騎郎有阿達哈哈番以上世職,許戴壹眼孔雀翎,根綴藍翎。其余雖加級不準戴。再查各省駐防之將軍、副都統並督撫、提鎮蒙賜孔雀翎者止戴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