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您提供關於不假思索怎樣造句內容,供您參考。
1、聰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問題。
2、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這道題。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壹看題便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正確的答案。
4、我話壹說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說:“好,跟妳去。”。
5、在書店裏我發現了幾本早就渴望得到的小說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錢買了下來。
6、小明不假思索的說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7、她不假思索,提起筆來壹揮而就。
8、他不假思索,提起筆就把這道難題解了出來。
9、在知識競賽會上,他不假思索,對答如流。
10、就在這時,它突然發現壹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進井裏。
11、實話最好說,不假思索,怎麽表達都是真的;謊話最難講,怎麽編也編不嚴實,不小心就說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難的,怎麽做也不象真事兒。因此,丈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為難自己,到頭來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說男子要有真實,真實,是最有力量的表現,最有信心的表現。
12、不管妳的夢想是什麽,只有帶著淡然的態度,做好當前的事情,才能如願以償。只有到了未來,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麽意義。無論妳選擇做什麽,那都是妳理想的未來。能抓住機遇的人,大都是不假思索就作出選擇的人。
13、祖母問我:下回還來不來?我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
14、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壹樣短促,完全靠妳不假思索地利用。
15、機會來的時侯像閃電壹樣短暫,完全靠妳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16、書讀得越多而不假思索,妳就會覺得妳知道得很多;但當妳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妳知道的很少。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壹件事,提出壹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壹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擡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壹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壹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壹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註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壹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壹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壹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壹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