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過,行經 [pass]
徑,過也。——《廣雅》
2、泛指道路 [road]
塞徯徑。——《禮記·月令》。
3、直徑 [diameter]
員徑八尺。——《後漢書·張衡傳》
4、徑直;直接 [directly; straightway]
肅徑迎之。——《資治通鑒》
5、 通“竟”。即,就 [then]
不過壹鬥,徑醉矣。——《史記·滑稽列傳》
組詞:
小徑、徑直、徑自、幽徑、蹊徑、半徑、徑賽、徑行、直徑、孔徑、曲徑、路徑、口徑、徑流、徑庭、內徑、外徑、行徑、剪徑、壹徑、徑要、徑向、徑情、螺徑、歸徑、徑徑、松徑、梯徑、徯徑、徑尺、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徑,步道也。從彳,巠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徑,步行的小路,只可行人不可行車。字形采用“彳”作邊旁,采用“巠”作聲旁。
組詞解釋:
1、小徑:狹窄的道路。
2、徑直:簡捷;率直。
楊沫 《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四章:“ 林道靜 就在這樣漆黑的大風雨之夜,從廟裏徑直奔到了海邊。”
3、徑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動。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壹部七:“時間久了,他如果不到 秦媽媽 的草棚棚裏來,她倒盼望他了,有時甚至徑自到 張學海 的草棚棚裏去,相幫他娘做點家務。”
4、幽徑:亦作“ 幽逕 ”。僻靜的小路。
陳毅 《遊柏林失不雷河》詩:“林深樹廣,幽徑縱橫。”
5、蹊徑:亦作“ 蹊逕 ”。指小路。
葉聖陶 《倪煥之》十四:“對於這樣另辟蹊徑的教育宗旨與方法,自己確有堅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