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靡的意思:奢侈、浪費,不知節儉。
讀音:shē mí。
出處:《漢書·地理誌下》:“嫁取送死奢靡。”
引證:《後漢書·孝明帝紀》:“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壹奠。”
《新唐書·魏徵傳》:“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清昭梿《嘯亭雜錄·軍營之奢》:“軍中奢靡之風,實古今之所未有也。”
清趙執信《海鷗小譜·詞序》:“天津密邇上都,水陸交會,俗頗奢靡,故聲色最焉。纏頭豐侈,攘臂紛紜,南北所經,無與同者。”
奢靡造句
1、在古代,王侯將相們醉心於風花雪月,過著奢靡的生活,而不顧百姓的疾苦。
2、他過著極端奢靡的生活。
3、多余的財富只能換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靈的必需品是無需用錢購買的。
4、官僚統治機構的奢靡腐敗的必然後果,就是強化對小民百姓的壓榨和剝削。
5、浪費不是罪,省省卻是福,鋪張不是禍,節省卻是德,奢靡不是害,節儉幸福多,瀟灑不是罪,微笑內涵多,縱情不是罪,平淡溫馨多,世界勤儉日,勤勞節儉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