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jìn]
組詞:晉察冀、西晉、晉升、秦晉之好、晉王、晉級、東晉、新晉、福晉、晉級、 晉見、 後晉、晉劇、 晉謁、 東晉、 兩晉、 中晉、?晉封、?晉接、?晉鼓、?晉鼎、?晉邦、 鼖晉、?晉帖、 孟晉。
筆順:橫、豎、豎、點、撇、橫、豎、橫折、橫、橫
“晉”筆順圖
基本字義:
1、進:~級。~升。~謁(進見)。
2、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3、中國山西省的別稱:~劇。
4、中國朝代名:西~。東~。
拓展
晉(拼音:jìn)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有人認為它的古字形像兩支箭放在匣、函中,本義指插,是“搢”的初文。也有人認為它像兩支箭射中靶心。晉的基本義是前進、向上,故有“晉見”“晉級”等說法。晉是周代諸侯國名,也用於朝代名。因山西地處晉國故地,所以山西別稱晉。
晉國
文字演變:
“晉”的構型和本義說法不壹。甲骨文有晉字,但屬殘片,無法確認字的用法。金文用為國族名。《曾侯乙墓簡》用為兵械杸的修飾語。明確的用為疾進意的,始見篆文。有人認為甲骨文“晉”(圖1)上部像兩支倒立的箭(“矢”),下部是像“日”字的靶心,這就是箭要射中的目標。在甲骨文中,常用扁“日”字作符號,表示目標、目的。
整個字形表示弓箭壹支接壹支地射中了靶心。金文(圖2-5)字形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圖8)的“晉”字,上面變為兩個“至”。甲骨文的“至”指落到地上的箭。其義與甲骨文的“晉”壹樣,指兩支箭射中靶心射箭者連續射中目標,就有進壹步、跟進、遞進的意思。所以“晉”的本義就是進、升的意思,如:晉升、晉見、晉級。隸書(圖10-13)和楷書將上部的兩支箭大大簡化,已看不出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