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帝王生涯

帝王生涯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後,為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壹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人物簡介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字為善,漢族人。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生母是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於弘道元年(683年),享年56歲。謚曰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廟號高宗。

唐高宗***在位34年(649年—683年),前六年號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李蓿ㄐ祉功)、長孫無忌、褚遂良***同輔政。他們君臣都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訓令納諫、愛民,高宗即位時即對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去世,葬於乾陵。謚號:天皇大帝(初謚)/天皇大聖皇帝(749年加謚)/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754年加謚)。

評價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應該說,作為壹個唐朝的皇帝,李治是幸運的,因為,他繼承了父親太宗的輝煌基業。但是對於他個人的帝王生涯來說,子承父業同時又是不幸的。當人們觀察他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太宗以及貞觀之治的耀眼光環;既而在他身後又是歷史上惟壹的壹個女皇武則天,在他們兩人並駕齊驅的時候,又總是被武則天搶占了頭籌。

然而,歷史就是這樣喜歡捉弄人。差不多被歷史忽略的高宗,卻平穩地做了34年的皇帝,這在唐朝所有皇帝當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時間最長的。高宗從即位的第二年改元永徽以後,在位期間,壹***14次改元;除了他身後的武則天因為經常會在壹年當中數次改元而有18個年號外,高宗又是唐朝皇帝中擁有年號最多的壹位。

大事年表

貞觀五年(631年),封晉王。

貞觀七年,遙授並州都督,後又加封右武侯大將軍。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薨逝,李治與同母妹妹晉陽公主壹起被太宗親自撫養。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最終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22歲。

庚戌年(650年)永徽元年5月吐蕃贊普棄宗弄贊(617-650)卒。9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分置單於、瀚海二都護府。是年雍、絳、同等九州早蝗,齊、定等十六州水災。

辛亥年(651年)永徽二年正月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羅可汗。7月沙缽羅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討之。8月大食國始遣使來唐。閏9月詔義倉改令率戶出粟。

壬子年(652年)永徽三年正月牢山之戰,唐軍大敗賀魯軍。吐谷渾、新羅、高句麗、百濟並遣使入貢。3月建大雁塔。7月戶部計,全國380萬戶。1月駁馬國遣使朝貢。是年孫思邈著《千金方》。

癸醜年(653年)永徽四年3月頒孔穎達《五經正義》。廢瑤池都護府。4月林邑國王遣使貢馴象。10月睦州女子陳碩真與章叔胤起義。11月頒新《唐律疏義》。睦州義軍為唐軍崔義玄鎮壓失敗。是年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卒。

甲寅年(654年)永徽五年3月以太宗才人武則天為昭儀。命閻立德領丁夫四萬築長安外郭。11月和雇京兆百姓四萬壹千人板築京師羅郭,三十日而罷。12月樓國獻琥珀、瑪瑙。是年洛州刺史賈敦頤掠獲豪富籍外占田三千余頃,以給貧乏。

乙卯年(655年)永徽六年3月程名振破高句麗於貴端水。6月大食遣使來唐。8月始置員外同正官。京師東西市置常平倉。10月廢皇後王氏為庶人,立武則天為皇後。是年日本醫師惠日三度來唐。

丙辰年(656年)顯慶元年5月長孫無忌進史官所撰梁、陳、周、齊、隋五代史誌三十卷。9月詔戶滿三萬以上為上州,二萬以上為中州。12月置算學。程知節破西突厥。是年李淳風撰孫子十部算經書成。

丁巳年(657年)顯慶二年3月李義府任中書令。7月放還天竺方士。12月蘇定方擊西突厥阿缽羅可汗,大破之。分其地置蒙池、昆陵二都護府。

戊午年(658年)顯慶三年5月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6月遣程名振、薛仁貴攻高句麗。9月廢書算律學。11月許敬宗任檢校中書令。是年褚遂良卒(596-658)。尉遲恭卒〔5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