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蕊受審
嚴蕊,南宋人,字幼芳,是浙江天臺有名的營伎,琴棋書畫,絲竹彈唱樣樣都是能手,尤善歌舞。她色藝雙冠,名噪壹時。
臺州太守唐仲友很賞識她,經常邀她出席公宴獻藝。在壹次桃花盛開的酒宴上,唐仲友以“紅白桃花”為題讓她填詞,嚴蕊略加思索即揮筆填好壹闕“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因她聰明快捷、詞有新意,得到了唐仲友贊賞,贈給她縑帛兩匹。嚴蕊名聲傳揚出去,卻遭到了壹場厄運。
原來唐仲友自恃才高,並討厭那些道學家,言談中輕視譏刺過道學家朱熹。朱對唐恨之入骨。淳熙九年,朱熹借出任浙東路倉使之機,利用監司按察壹路官吏的職權,巡行至臺,公報私仇,廣搜唐的言行作為,得知唐與嚴蕊曾有來往,遂橫加罪名:堂堂太守,竟和壹個 *** 的營伎胡鬧。為從弱女子打開缺口,即將嚴蕊關進獄中。她數受酷刑,堅定不屈,朱熹又把嚴蕊移解紹興府,繼續嚴刑逼供,幾乎折磨至死,但她始終如壹,不受誣蔑,也不誣蔑他人,從而得到社會上很多人的同情。後來,朱熹遭到別人參奏罷官,離開了浙東。後任嶽霖,知道嚴蕊無辜,命她作詞自陳.嚴蕊便寫狀申訴,並要求脫籍。
壹天,府衙賀節開宴,宴會上歌扇舞袖,散樂雜呈,好生熱鬧。在這萬紫千紅、花團錦簇中,壹位身著素衣素裙的淡妝女子,恰如壹朵出水的白蓮,超凡脫俗,吸引著人們的註意。她就是還在押的嚴蕊。今天,嶽霖特意叫了她來,在席間對她說:“妳的訴狀我已看了,妳的官司不日即可結案。只是妳要求脫籍,想妳壹個孤苦無依的青年女子,又過慣富貴生涯,若是脫籍,何處又是妳的歸宿呢?此事再作商議。今逢佳節,妳且放懷歌舞壹番如何?”嚴蕊略壹沈思,便請樂工奏起壹曲《蔔算子》,她素袖徐揚,頓足起舞,啟齒歌唱道: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這首歌文辭委婉,情意懇切,表達了她不戀風塵,渴望自由的堅定意誌。嶽霖深受感動,即日就判她脫籍從良,把她釋放了。在伎籍上銷了她的名子。嚴蕊遭誣受審的壹場風波就這樣平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