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兩種深信是對於觀經,這種圓發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他展開了兩種詮釋,深信是哪兩種深信?
壹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眾生無壹遺漏,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所以談那個妳只要有信心肯往。這個信心體現在兩個方面。這兩種深信的內涵,我們要不斷地去回味、思惟,落實在我們的念頭上,建立起我們正信的壹個標準。
第壹個決定深信,那不是壹般的信,是深信,深信前面還要談決定,決定深信,所以這個信前面加了「深」這個修飾詞,還加了「決定」修飾詞。這裏面不能有懷疑,而且是斬釘截鐵的。那這兩種深信也是善導大師透過他自己建立信心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壹切凈業行人帶有普遍性的信心建立的這種模式。
首先深信自己,先解剖自己,我現在的業報身,是罪惡生死凡夫。壹定要知道自己身份,吃幾碗飯的。妳是凡夫,不是聖人。罪惡生死,罪惡是從妳的念頭上,從我們念頭上來說,我們舉心動念都是罪、都是惡,很少有善的念頭。由這個罪惡的念頭,我們身口意就造作種種的惡業,於是他導致的果報就是在三界生死輪回不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停息。這是對我們身份的標定。
然後曠大劫以來在這個六道輪回當中,常沒常流轉,常沒就是沈下去,到三惡道叫常沒,妳想得上三善道都很難。或者稍微就是從水裏面沈下去喘口氣伸個頭又下去了,常沒常流轉。那麽導致這樣輪轉的根源就在於無有出離之緣。
這裏要註意,沒有讓我們出離生死苦海的緣,缺這個緣。我們通身都是業力,沒有壹個救助的力量,沒有佛力的加持,沒有他力的這個增上緣,所以這個緣在這裏成了我們能不能出離生死苦海的壹個決定要素。
那麽第二種決定深信,就是要深信緣。這個緣是什麽?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他給予了我們壹個出離之緣,給了我們壹個大願船,投給我們壹個救生圈。在我們抓住了這個救生圈,登上了大願船,這個緣我們就獲得了。
而且這個大願船就是來救我們這些常沒眾生的,他有巨大的力量來攝受我們,讓我們安住在這個船上。只要我們能夠接受被拯救,我願上這個船,對這條船對自己拯救沒有懷疑,對這個船能夠運度到解脫彼岸沒有憂慮。妳只要建立這個無疑無慮的信心,就能夠決定乘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力量往生到彼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