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斷句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斷句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代: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擴展資料

1、賞析:

這是壹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裏的丘陵上,聳立著壹排烽火臺。丘陵下是壹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壹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

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壹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征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壹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征人望鄉之情。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壹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2、詩節奏劃分

(1)四言詩,按意義或節奏可劃分為“二 二”如:人生/幾何,去日/苦多。

(2)五言詩,按意義單位可劃分為“二 三”如:問女/何所思。按節奏單位可劃分為“二 二 壹 ”如: 大漠/孤煙/直; 或是“二 壹 二”如:舉頭/望/明月。

(3)七言詩按意義可劃分為“四三”如:兩岸青山/相對出。若按節奏可劃分為“二 二 二 壹”, 如:春風/不度/玉門/關; 或“二 二 壹 二”如:人生/自古/誰/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