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等20余位資本行業重磅嘉賓齊聚,展望“十四五”規劃 科技 發展新裏程,***同探討中國企業的科創未來。
劉元春在會上表示,我們充分考慮中美沖突和新冠疫情帶來的趨勢性影響,特別是新冠疫情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壹個短期的表象性的沖擊,而且是壹個深層次結構性趨勢性的壹個沖擊。基於兩個方面的修正,2020—2035的平均增速就能達到4.92%,這個增速略高於4.8%,能夠支撐第二個百年第壹個階段的實現,能夠保證我們在2035基本實現 社會 主義現代化。
因此,這樣的壹些修正是不是堅實?需要什麽樣的政策?也就是說我們的目標和我們的基礎,和我們潛在的改革、我們潛在的挑戰,需要我們做什麽呢?我們建議在制定“十四五”規劃中,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1.充分考慮“十四五”不僅是後疫情時代的恢復期和中美大國博弈的窗口期,更是中國基礎性改革的深化期、創新突破的戰略期、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期。在規劃經濟增長速度時,必須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對於TFP的沖擊。
2.不能僅僅局限於未來五年的規劃來規劃“十四五”,必須在基本實現 社會 主義現代化的框架進行規劃,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壹個中長期的思考。
3.如何在戰略上回應中美沖突和疫情沖擊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因為它不僅威脅到政治 社會 安全,同時也對TFP帶來系統性的沖擊。
4.進壹步深化改革,全面結構性的調整和雙循環新發展戰略的落實,是提升TFP的關鍵,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戰略核心,更是我們下壹階段高質量發展TFP驅動模式產生的壹個基礎。
5.“十四五”增長目標可以確定為5%左右的水平,這將為全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下堅實的基礎,全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可以成為“十四五”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