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的古詩如下:
長相思宋代:林升和風熏,楊柳輕,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語滿香徑;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斷橋雲西行,月影醉柔情。寫景,抒情,相思題臨安邸宋代: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簡介:
林升,字夢屏,溫州平陽人,約生活於宋孝宗年間(1163~1189),生平不詳。號平山居士,南宋詩人。
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
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嶽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壹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他的作品《題臨安邸》被納入部編版五年級上學期的課文中,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人物事跡:
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裏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壹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壹位擅長詩文的詩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西湖遊覽誌余》錄其詩壹首。
據民國《平陽縣誌》、清代《西湖誌》等地方文獻載,林升大約生活在南宋紹興至淳熙之間,善詩文。查平陽、蒼南兩縣的林氏譜牒,據平陽八丈《林氏宗譜》(今蒼南縣靈溪鎮百丈村,譜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編修)載:“林升,字雲友、夢屏,藏西程山,娶渡龍(今蒼南靈溪鎮)楊氏,生雄、熙。”
林升系靈溪廈林遷始祖林時鳴四世孫。兩宋紹興前後儒士,譜中未註明其有無獲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譜載為“宋紹興廿七年(1157)武進士授承議大夫。娶錢倉時氏,生壹子方大,娶遊岐張氏,合葬小亭(今靈溪浦亭)”;林升孫即林方大,字正榮,宋景定三年(1262)武進士。再以林升為中心上溯:父仲美;祖清。
曾祖時鳴;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蕓八。蕓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長溪(今霞浦)赤岸遷至橫陽親仁鄉蓀湖裏(今蒼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孫。林嵩是橫陽林氏(包括今平陽、蒼南和泰順林姓)的始遷祖。
唐末大順元年(890),由閩遷浙之橫陽蓀湖,唐元符進士,金州刺史,禮部尚書,今平陽、蒼南、泰順三縣直系嫡傳約十萬之眾。
至此,可以得出結論:《題臨安邸》的作者林升是林護的七世孫,原平陽縣蓀湖裏(今屬蒼南)人。四世祖林時鳴遷居奄江,為廈林始祖。廈林今稱“下林”,在蒼南靈溪鎮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