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在漢語中是古代對美男子潘安的代稱,又泛指所愛戀的美男子。其解釋如下:
1、這個稱呼源於壹段歷史故事。據《晉書·潘嶽傳》和《世說新語·容止》記載,潘嶽姿容秀美,風度翩翩,曾在洛陽道上乘車出遊,許多婦女為他傾倒,紛紛向他投擲果品表達愛意。潘嶽的小字是檀奴,因此後世稱他為“檀郎”。
2、隨著時間的推移,“檀郎”逐漸成為古代詩詞中用於形容美男子或所愛戀的男子的代稱。在唐代溫庭筠的《蘇小小歌》中,有“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壹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淥”的詩句,描繪了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傾慕和思念。
3、到了明代,《金瓶梅詞話》中第五壹回:“何時借得東風便,刮得檀郎到枕邊。”這裏,“檀郎”被用來形容夢中情人的飄逸風姿。而在清代陳維崧的《菩薩蠻·題青溪遺事畫冊·讀書》中,“竹響似行人,檀郎回首頻。”則用“檀郎”來形容讀書郎的俊逸風采。
檀郎的造句
1、自從認識了這個帥氣的檀郎,她每天都在思念著他。
2、她坐在窗前,手中捧著壹封寫給檀郎的信,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愛意。
3、檀郎每次出現在她面前,總能讓她心跳加速,無法自拔。
4、那個美麗的少女把她的檀郎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5、他是壹個如此迷人的檀郎,讓每個女孩都為之傾倒。
6、她與檀郎的愛情故事成為了村裏傳頌的佳話。
7、檀郎的離去讓她感到非常失落,但他的信使帶來了希望。
8、那個檀郎總是能給她帶來無盡的快樂和驚喜。
9、雖然檀郎不在身邊,但她仍然每天都在想念他。
10、那個檀郎曾經是她的夢中情人,現在終於成為了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