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黃河的俗語諺語和成語

關於黃河的俗語諺語和成語

 黃河歷經了千秋萬代,民間流傳了很多關於黃河的俗語 諺語 和 成語 ,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黃河的俗語諺語和成語,壹起來看看吧。

 關於黃河的俗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意義:比喻沒有達到某種目的就永不放棄

 相關 故事 : 從前有個叫棺材的男孩,八歲時,父母雙亡,以要飯維持生命。他傍晚時吹簫,黃員外閨女愛聽,名叫黃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樓下吹。有壹天,棺材在吹蕭時,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蕭上,他們倆之間便心生好感。員外知道後,把棺材打了壹頓後趕了出去,棺材再也沒有吹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見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這時,棺材打開了。

 2、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意義:這 句子 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壹石,含泥六鬥"、"黃河鬥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 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相關故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有時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可以說是壹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幹系、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

 關於黃河的諺語

 1、黃河清,聖人出。

 意義:黃河清了,要出聖人了。而今國家昌盛,正在東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樣子,仿佛真的要出聖人了。

 相關故事:春秋時期,魯襄公八年(前565),晉國的盟國鄭國受到楚國的攻擊,是屈從於楚?還是抗擊楚兵等待晉兵來救?鄭國的當權者出現兩派,爭論激烈。主張歸順楚國的子駟,引詩為喻:?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壹個人想在有生之年見到黃河變清,幾乎不可能,等晉國出兵來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傳、襄公》)結果是他這壹派占了上風。那時的人們,以為自然界和人世間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聖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災、冰雹、蝗蟲、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災害,都被看成是人們特別是?天子?幹了壞事,上天降下的懲罰。

 2、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意義:

 相關故事: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壹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幹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在省內奔流的黃河,從甘肅蘭州東下,闖過兩峽和黃土高原。迨進入中衛,河面漸寬,兩岸經過水流多年沖刷,沖積成中衛平原。黃河抵中寧後,被南北走向的賀蘭山脈擋路。相傳得大禹治水,引黃河水通過青銅峽峽谷向北流,進入寧夏腹地銀川平原。秦、漢、唐時?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變為?塞上江南?。流經寧夏五百多公裏的黃河,描繪出壹幅?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圖景。

 關於黃河的成語

 1、中流砥柱

 意義:形容人很堅強,不屈不撓,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壹樣。也比喻在動蕩艱難環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相關故事:砥柱在陜州東五十裏,黃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於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陜,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躍然欲與之遊,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陜,則段君已先我遊,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裏午食,又二十裏循河行,十裏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其始特壹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濫,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而鬼門尤為險惡,舟筏壹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周數丈。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2、鯉魚跳龍門

 意義: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相關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裏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壹個大湖。居住在黃河裏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和南孟津的黃河裏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壹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麽高,怎麽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壹試。?只見它從半裏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壹躍,壹下子跳到半天雲裏,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壹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壹眨眼就變成了壹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壹個個被嚇得縮在壹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壹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妳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妳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壹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壹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壹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

關於黃河的俗語諺語和成語相關 文章 :

1. 關於黃河的諺語俗語和成語

2. 關於黃河的成語諺語

3. 關於黃河的詩句和俗語

4. 關於黃河的俗語集錦

5. 關於黃河長江的經典民間諺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