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漢字的故事(精選15篇)
我與漢字的故事1中華漢字,歷史悠久,傳播廣泛。壹字壹幅圖畫,壹字壹段歷史。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無不有著壹段奇妙的變化。
漢字,給了我們中華民族想象的空間。看到“山”字,我便聯想到連綿不斷的山川,眼前就會出現直入雲天的高山;瞧見“火”字,我便感到陣陣溫暖,仿佛看見竄動的紅色火苗;見到“雲”字,我就覺得有漂浮感,腦海浮現雲霧繚繞的景象……漢字,它帶領我們走進了奇妙的境地,傳遞給了我最真摯的情感,而這美妙而神奇的感覺在英文中便不見了蹤影。這怎能不讓我愛妳呢,漢字!
漢字,又傳誦著許多古今聞名的佳句:思鄉時的“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勤學苦讀時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吃苦,堅持不懈時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些佳句在傳誦時也激勵了壹代又壹代中華兒女奮發向上、堅貞不屈、持之以恒。這怎能不讓我們愛妳呢,漢字!
漢字,既能言誌,又供觀賞。是的,漢字不僅是我們華夏兒女交流的工具,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藝術。在書法家的筆下,漢字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楷書端莊大方,隸書壹波三折、古色古香,草書鳳舞龍翔,行書流暢自然……這不都展現出了中華漢字的獨特美麗嗎?看著那些書法作品,那些靈動的漢字,那些擁有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的漢字,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漢字,您不愧是中華的奇葩!
漢字是世界文字中的珍寶,是我們祖先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世界文字千百種,我唯獨珍愛漢字,不光因為我是中國人,不光因為它充滿活力、感覺奇妙、形體美麗,更是因為它是我們中華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征!
我與漢字的故事2我們每天都會與漢字打交道,我們讀書寫作都離不開漢字。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漢字漸漸地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與漢字相交有十來年了,已經結下深厚友誼。說起來我與它的故事真可謂是“曲折離奇”,下面就聽我說壹說我們的故事吧。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我與漢字的故事就開始了。那時候我最先接觸漢字就是在電視上,那屏幕最底下壹排壹個壹個的白色的大字深深吸引了我,電視裏的人每說壹句話,我就會暫停壹下,把那些字的讀音都記下來,雖然這樣做並不能把他們完全記住,但我為此依然樂此不彼,壹點壹點地積累識字率,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幼兒園時,有壹次學校舉行認字比賽,就是從屏幕中投出壹字,小朋友們誰認出這個字並準確的讀出,就積壹分,到最後誰的積分最多就誰贏。老師先從班裏挑選選手,誰知道同學們都紛紛搖頭棄權,表示自己不行,當時我想:自己每天都在電視上學認字,雖然不知道學的對不對,但我還是去試試吧。就在老師不知道選誰好時,我就毛遂自薦,解決了老師的難題。果然,在這次比賽中我的認字識字能力在同齡人中是遙遙領先的,取得了全校第壹名的好成績!
上了小學,開始正式學習漢字後,我對漢字的了解也更深入了,知道漢字的由來,漢字的歷史變遷,認識的字也更多了。尤其是在寫看圖寫話時,把壹顆顆漢字珍珠串成項鏈時,內心那種喜悅的成就感真是無以言表的。壹直到了三年級,我的第壹篇《學遊泳》得了“優+a”,我高興極了,老師給我“小作家”的評語更是從此讓我愛上了寫作。
漢字,我要壹輩子與妳保持友誼,漢字,我愛妳!
我與漢字的故事3漢字,是壹個個調皮的小精靈;漢字,是壹位位嚴肅的士兵,組成壹支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漢字,是壹名名神奇的魔法師,總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漢字,是壹個個“人”,形成壹個龐大的漢字王國。
生活中,處處都有漢字,處處都離不開漢字。
壹天晚上,我坐在書桌前思考,漸漸地,我抵抗不了睡魔的召喚,進入夢鄉。夢中,老師正在教我們拼寫“孝”,理解“孝”,學習“孝”,做壹個有孝心,有孝德,懂孝道,孝順父母的人。老師還講了壹個與“孝”背道而馳的故事——從前有壹個人,學習很好,但是家裏很窮,下雨時,屋子外下著大雨,屋內也下著“滴滴答答”的小雨;衣服上總是壹個洞接著壹個洞;父母是靠著撿垃圾維持生計,供兒子念大學。可自從兒子上大學以後,開銷就變得像流水壹樣,使並不富裕的家裏,變得壹貧如洗,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父母沒辦法,只得去掙錢,而這壹切,在大學裏的兒子並不知情。反而交上了女朋友,吃喝嫖賭,樣樣都來,最後走上了歪路。在大街上看到寒酸的父母,卻視而不見。
老師說:“‘孝’可以理解為,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兒子孝順父母、長輩,方為孝,沒有懂得孝的人,不會是個有出息的人。所以我們要將‘孝’字銘記於心。”
漢字,不僅僅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字,裏面包含了重大的含義,以及做人的道理,漢字不只是困在格子裏的字,而是住在我們心中的強大力量,讓我們熱愛漢字,敬畏漢字,繼承發揚“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作文
我與漢字的故事4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小小精靈。壹旦摸錯了它的脾氣,就會鬧出笑話來。
在我幼小,還是半文盲的時候,在壹張有光頭強的宣傳畫上有三個大字,認不了幾個字的我在大人面前逞起能來,我看過《熊出沒》動畫片,知道這個人是光頭強,就壹板壹眼的壹個字壹個字地指著大聲讀起來“光—頭—強!”,我剛讀完,等著大家誇我聰明,可是所有人都大笑起來,我被笑得莫名其妙,就問:“這不是光頭強嗎?”爸爸直起已經笑彎了的腰,止住笑聲說:“那三個字是“熊出沒”啊,哈哈!”沒有真正掌握漢字,看圖也會說錯話。
自那次漢字娃娃“翻臉不認人”後,我學乖了,不認識的字再也不在公眾場合主動讀出聲來了,生怕再出洋相。可就是這樣,變化多端的漢字精靈還是讓我在認識的字上出了醜。
壹天傍晚,我和爸爸到幹洗店詢問爸爸那件軍用大衣的幹洗價格,見營業員阿姨忙,就等她閑下來問,於是我們欣賞起洗好的衣服來。這時我看到了幹洗價目表,找到了軍用大衣價格,“軍用大衣(毛呢)130元”。我大聲讀給爸爸聽:“軍用大衣,毛呢(ne),130元”。沒等到爸爸回答,就聽到周圍有人在笑。嗯?我很奇怪,這些字我可是都認識的,難道他們在笑軍用大衣找不見毛?營業員阿姨說:“小朋友,這字不讀呢(ne),毛料衣服要讀呢(ni)的!”我回家馬上翻字典,這個語氣詞“呢”,還有壹個讀音,那就是“毛呢”的呢(ni)!唉,都怪我沒有了解這個多音字,才鬧出了笑話!
這個周末聽寫,我把“挺拔如峰”寫成了“挺撥如峰”,根據我的壹慣表現,媽媽賞了我壹個“錯別字先生”的稱號。我什麽也沒說,默默地把壹本漢語詞典放在床頭。希望有壹天,漢字精靈能乖乖的聽我調遣。
我與漢字的故事5漢字,我天天和它打交道,它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與它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對漢字情有獨鐘,在畫畫後,我總會提筆在畫上簽上名。那時候的我很小,只會寫“大”“小”“人”等幾個簡單的字。我就在畫的角上歪七扭八地寫,現在翻著看看,我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上了小學後,我在作文中很可笑地把“公雞”寫成了“分雞”,把“母雞”寫成了“每雞”,老師看見了就會在我作文本上畫上幾個紅圈圈。雖然這些只是因馬虎而出的錯,但壹直讓我對漢字肅然起敬,讓我覺得漢字是那麽神奇,那麽有趣,比那種拼音文字能表達出的東西更多更深。正是因為漢字的有趣,我越來越喜歡練字,字體也越來越美觀,常常被老師拿去當範本,讓同學們傳閱。我想從心底對漢字悄悄地說:“我很喜歡妳!”
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很榮幸,很自豪,因為我們中國有壹絕——那就是漢字。在漢字的陪伴下,我快活地過著每壹天。這就是我與漢字的故事。
我與漢字的故事6回憶從小到大,我在識記、理解、運用漢字時發生過壹件印象最深的事。
那是壹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正在補習班上課。班級裏傳出了壹陣老師的批評聲:“姚嘉豪,怎麽回事?慈祥的“祥”到底怎麽寫?”說完,把作業本飛到了我的座位上,同學們的目光紛紛從作業本上轉移到了我身上,使得我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鉆下去。
我立刻訂正好,又遞給了老師批改。“同學們,妳們都知道倉頡創造了文字吧!”“是呀! ”同學們大聲答道。“可今天我們教室裏卻又出了壹個造字高手——姚偉人。”“哈哈,哈哈!”
同學們個個抱著肚子,哈哈大笑,直跺腳。而我卻縮在壹旁,壹聲不吭,只是低著頭,覺得更加羞愧了。
老師拍了拍桌子,說:“好了,同學們不要笑了,妳們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自己管自己。”可有的調皮蛋卻還是咬著牙發出“呯呯”的笑聲。這回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拿出本子在紙上準確無誤地寫了十遍“慈祥”這個詞,牢牢地記住了寫法。老師誇我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那個“造字”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寫錯過“慈祥”。 同學們,妳們以後壹定要準確用字,不然後果就會和我壹樣。
我與漢字的故事7壹只小船似梭,順織江中錦繡。兩岸山峰如筆,倒寫天下文章。
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文句時,我都會感到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漢字漢語是如此之美;驕傲的是——如此之美的漢字漢語,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我剛認識字的時候,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呢。
我第壹個認識的字是“壹”,這是我在幼兒園小班學的。然後,又學了“二”“三”這兩個字。剛回到家,我就興沖沖地告訴爸爸媽媽我學會了認“壹二三”這三個字了,他們非常開心,不過,他們問我為什麽“壹”這樣寫,二這樣寫,三這樣寫?我想了想,說:“‘壹’有壹橫,所以叫‘壹’;‘二’有兩橫,所以叫‘二’;‘三’有三橫,所以叫‘三’。”媽媽問我:“那‘十’字怎麽寫?”我在紙上畫了十橫,給媽媽看。媽媽看了,哈哈大笑起來,我問媽媽為什麽笑?媽媽說:“如果十字有十橫,那“萬”字不是有壹萬橫?”我想:是啊,如果如果“十”有十橫,那“萬”字不是有壹萬橫?我問媽媽“十”怎麽寫,媽媽告訴了我,並告訴了我道理,我頓時恍然大悟。
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蘊含豐富的文化。我愛妳,漢字!
我與漢字的故事8在我三歲那年,媽媽每天在睡覺前給我講壹個故事。 每當媽媽講故事的時候,我總是盯著媽媽手上的那壹本書,看書上那些奇怪又巧妙的筆畫,我不禁想:這些筆畫是什麽呀,為什麽到了媽媽那裏就會變成優美動聽的故事呢?
漸漸地,我已經十二歲了,那些筆畫也不再神秘了,我現在可以獨自閱讀壹本很厚的書了,也可以創作壹篇三百字的作文了。在我眼中,那些筆畫也不再神秘了,都是有規律性的漢字。 現在我天天和漢字打交道,它也是我生活中並不缺少的壹部分,如果妳不會讀寫漢字那就什麽也做不了。
中國的漢字就是這樣的有趣,形近字、多音字、形聲字、同音字……我之所以喜歡漢字,是因為它的變化,它的奇特,它的樣子。隨時都能表達出壹種歡樂的心情。
作為中國人,我感到自豪,因為我們中國有壹大絕活————那就是漢字。在漢字的陪伴下,我快活地過著每壹天。
我與漢字的故事9從我呱呱落地起,漢字就伴我成長。
我想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漢字。我們平時說話、讀書、寫字、看書看報還有其他很多地方我們都會用到它。它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記得我那時才上學前班的時候。有壹天,我們班的語文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壹個“太”陽的“太”字,這時老師問我們:“同學們誰認識這個字呀!”許多同學都舉手爭著、搶著都要回答,但是老師偏偏就叫了我,老師叫到:“曹誌晨妳來回答。”我當時壹下就楞住了,因為我太緊張了,隨口就說:“它讀犬”。話音剛落教室裏就想起了壹片哄笑。當時我的小臉壹下子就變得紅通通的隨之就低下了我的小腦瓜再也不敢擡起來看老師和同學了,我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這是老師說道:“大家安靜了,還有誰知道”。從那天起我就有點怕去上學,怕見老師,怕見同學。媽媽發現我這兩天不太對勁就問我怎麽了,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之後說:“沒關系,媽媽在小的'時候也有過。”多虧媽媽不停的鼓勵我,還給我講了很多跟漢子有關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最深刻的是“夫”這個字。在“大”字上加壹橫就是“夫”。“夫”表示已經長大的人。當時的我有壹點明白媽媽將這個字的意思,那就是我已經長大了,要學會知錯就改,敢於擔當。就這樣我就喜歡上了漢字。由此看來,每個漢字,多壹筆,少壹劃,那壹筆放錯了地方那都是不行的,那樣它的含義就完全不同了。
漢字真是神奇、又有趣!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由此感到榮幸和自豪。漢字好是我們值得用壹生去學習的財富!
我與漢字的故事10提起我和漢字之間的故事,那還著不少呢?我和漢字的親密接觸有:寫花體字、因為壹個錯別字而被母親罵、書法課寫毛筆字……其中令我最深的是書法課和漢字的親密接觸嘍!
我第壹次上毛筆課的時候,是項老師推薦我和胡誌國去學。第壹次來到這充滿書法氣息的書法教室。
剛來到這,壹聞這氣味,讓我渾濁不清的大腦立刻清醒了過來。讓我還猶豫要不要學立刻下了決定:我壹定要學好這門我找了壹個位子坐下。袋子裏拿出毛氈、筆連、硯臺、紙、墨這五樣寫毛筆時候要用東西。
然後把毛氈放在最底下,紙放在毛氈的上面,其他的東西都放在它的旁邊。再從墨瓶裏倒出墨在硯臺上。從筆連裏拿出筆。就可以了。
在寫的時候,壹定不要忘記拿出字帖。
我是新生,先寫“壹”。先從右向左寫壹點兒,然後按下,筆直過去。寫得差不多長的時候就向右上角提壹點,向右下角按下去,最後回峰。我認真地寫,壹直享受著書法帶給我的快樂。
這就是我和漢字的故事。
我與漢字的故事11漢字人人皆知,它記錄了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漢字是精靈也是東方的壹顆明珠!接下來,我要講壹個我與漢字的故事。
七歲那年暑假,爸爸帶著我到壹位書法老師家裏做客,我壹走進他的房間就十分驚訝,那位老師的房間充滿了書香氣。書法作品或端莊秀美,或鳳舞龍翔,各具特色,讓我十分羨慕。爸爸看見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講:“女兒,練好書法課不是壹下子就可以的,寫好的字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有可能練出壹手好字的,所以,妳要慢慢地寫認真地練,時間長了才有進步。”我聽了爸爸的話後,下定決心,壹定要認真刻苦的練!
剛開始,我先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接著,我從最簡單的字練習起來。我臨摹著老師的筆法寫“壹”。壹開始呀,這個“壹”彎彎曲曲的,紙上仿佛有龍蛇飛動,有幾次看了後,我想放棄,可是我又想起父親的話,又開始專心地練,果不其然,我寫的“壹”越來越好,筆鋒也漸漸出來了。我拿給爸爸看,爸爸面露喜色,鼓勵我說,不錯,繼續努力!說完,他又給我指導了壹下,我繼續耐心地寫“壹”。終於又壹個字被我練的十分生動漂亮,取得這個小小的成功後,我越來越有信心了,我開始練習“大”、“天”等字。漢字伴著我成長,見證著我的進步……
五年過去了,功夫不復有心人,在學校的書法比賽中,我屢獲佳績,書法帶給我是快樂和滿滿的成就感。漢字,妳是壹個小小精靈;漢字,妳是壹顆顆明珠;漢字,妳是壹朵朵鮮艷的花朵!啊!漢字,妳給我知識,給我堅持下去的意誌力,妳讓我變得更好!
我與漢字的故事12大家每天都能見到壹個東西高高地掛在天空,像壹個大火球,只出現在白天,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了吧!那個東西就是太陽。
那麽與“太”字十分相近的字是誰呢?這個字會使妳把“太陽”寫成“大陽”。那麽這字壹定就是“大”了。“太”與“大”僅僅是壹點之差,但也會讓妳白白挨訓,白白丟了3分,白白使人笑話。
記得是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把《課時練》翻到第九課,那課的題目就叫《太陽》。《課時練》上有壹道題讓寫壹個比喻句,本來心裏想的是“太陽像壹個大大的火球掛在天上”,可寫的卻是“大陽像壹個大大的火球掛在天上”。就這樣老師把我訓了壹頓。但我沒有傷心而是決定以後壹定要認真,不要再出現類似的錯誤。但在考試時我並沒有怎麽認真檢查。這倒好,發了試卷我才後悔不已,後悔不好好做題,後悔不認真檢查,更後悔白白丟了3分。
從那時起我再也沒有把“太”字寫成“大”字。唉,中國的漢字真是壹群弄不懂的小精靈,它可能因壹點之差意思就會相差很遠。漢字真是博大精深啊。我愛妳,漢字。
我與漢字的故事13自小,我就和漢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時候,媽媽從姑媽家抱來壹堆認字書。壹有空,我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裏,聽媽媽用好聽的聲音給我講故事。看著形形色色的方塊字,我總喜歡問這問那的,漸漸地,我認識了“大”,“小”,“左”,“右”。
上壹年級,我愛上了書。《白雪公主》成了我的最愛,《十萬個為什麽》使我腦海裏的問題越來越多,《狐貍列娜的故事》又讓我沈浸在動物世界中,我還喜歡把書中看到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他們總說我講得好,我聽了心裏別提有多美了。那時,我看到字,心是不知有多開心,就這樣,我成了字的問號粉絲。
如今已讀五年級的我,每天晚上的必修課就是看書,看著看著,最後總是忱著帶有墨香的書卷沈沈入睡。夢裏,我成了壹個作家,寫作時,我總喜歡把每個字寫得漂漂亮亮的,因為我愛漢字。
漢字是我童年的好夥伴,也是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相信,有它相伴,我將會健康茁壯地成長!
我與漢字的故事14壹橫壹豎,平直有力;壹撇壹捺,舒展從容——這就是我們中國古老的漢字。我和漢字之間還有壹段別樣的故事,當我每次翻開《語文知識大全》總會會心壹笑。
那是壹個寒冷的冬天,我和媽媽坐在溫暖的被窩裏。因為無聊,我隨手拿起壹本《語文知識大全》,想讓媽媽猜成語。我翻到某壹頁,慢條斯理地讀了起來:“斌,什麽成語?”媽媽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文武雙全”“回?”“表裏如壹!”媽媽脫口而出。我壹看沒難倒她,便使勁地尋找。我眼睛壹亮,看到了“吝”字,心想,這個字我不認識,肯定不簡單!可是我不知道它的讀音,問媽媽吧,這可不行!連自個兒都不認識的字還讓人家猜,多丟臉呀!要不就隨便讀壹個吧,我們漢字中很多是形聲字,這個字跟“齊”字挺像的,估計讀音也相似吧!就這麽定了,讀“qi”!
我大聲地讀了起來:“‘齊’是什麽成語?”媽媽略加思考答:“文質彬彬。”我忙不叠搖頭,媽媽苦思冥想,然後問道:“文從字順?”我還是壹個勁搖頭。媽媽說來點提示,我忙用手指邊給她描筆畫邊解釋:“上面壹個文,下面壹個口。”媽媽聽了感到莫名其妙,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便把書遞給她,不料媽媽竟哈哈大笑,然後壹本正經地對我說:“妳自己先去查查字典吧!”原來這個字不讀“齊”而讀“lin”,組詞“吝嗇”,是小氣的意思。以前在課外書中我曾經見過“吝嗇”這個詞,但看書我不求甚解,常常囫圇吞棗,碰上這樣的詞語,我想當然地隨心所欲地讀壹個自己認為可以的讀音。現在才知道,漢字有多麽嚴謹,多壹點,少壹橫就是另外的字;如果相同的漢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讀音也是不壹樣的。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它們更是我們驕傲的歷史文化,它們像天上的群星壹樣繁多,壹樣璀璨,我們不能隨意去糟蹋,毀壞它們。
我與漢字的故事15我出生時,我什麽也不懂,什麽也不會。幼兒園時,我壹點也不喜歡漢字,那復雜的筆畫壹點也不節約時間,上小學了,我才發現漢字的其妙之處,發現漢字的樂趣。
那壹橫壹豎,即可組成壹個互相交叉的十字,它們不像拼音文字那樣,十分枯燥無味而缺乏樂趣;它們如壹個個小精靈在妳的筆下躍動並歡樂的嬉戲著。
壹個普通、平常、簡單的“人”字,則是最鮮明的示例。雖然它的筆畫結構十分簡單,卻十分生動,有如同人壹般的力量,而且氣質非凡無比。壹個人字,由壹撇壹捺組合而成,多麽像壹個人啊,壹個站立著的人。而壹個雨字,又生動的描繪出了天空中的雨啪啪的落了下來的樣子。壹個字,彰顯出了所描寫的那個事物的美妙形態。比如說馬,曾經寫為“馬”,多麽像壹匹馬揚起四蹄飛馳而去;而壹個“飛”字,多麽像壹只飛鳥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呀!再看壹個“池”字,多像壹潭清澈見底的池水呀。我們再壹次拿人來舉例吧,壹撇壹捺彰顯出了人的氣質。壹個人兩手貼腿,兩腿向兩邊稍微分開,就是壹個人字了。它多像壹個活生生的人呀。再比如說壹個“休”字,也可以讓大家想像到那時的情境。壹個人靜靜地靠在大樹的旁邊,以求暫時的休息。當然這樣的字有很多很多,這種字叫象形文字。然而使我從不愛漢字變得熱愛漢字,是壹次在家裏寫壹個個方塊字。
那次就是寫人這個字,我寫著寫著竟將人這個漢字當成壹個活人來看,越看越像,最後我沒心思再繼續寫了,我往後看了看別的字,那些字如漲潮壹樣進入我的想像又如退潮般湧出來。我體會到每壹個字,都有優美的歷史,有自己的變化。現在,我終於領悟到了這壹點。
漢字,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歷史傳統,即使是寫下壹個小小的“人”字,也會有許多讓人驚奇的發現,這是祖國的傳統“寶物”,是中國獨有的壹種文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