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在微博上轉發了壹個消息,壹個四天大的寶寶被家裏人餵了黃連,結果出事了,這個孩子可能因為攝入過量,中毒了,沒能搶救過來,讓人好心痛。
我想問的是,給剛出生的孩子餵黃連的習俗有沒有科學依據?到底能不能給新生兒喝黃連水?還有黃連是否可以治療黃疸?
微博上轉發的這個消息確實讓人痛心,不管事情是否是真的,在民間,黃連確實常用於治療新生兒的黃疸,也有的老輩人會用筷子沾壹點黃連水餵給新生兒,寓意“先苦後甜”。
這種做法好不好?記者請教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的兒科主任羅曉明。
羅主任說,首先,這肯定是壹種不好的習慣,黃連偏涼性,不管三七二十壹就給新生兒餵不好,而且任何藥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兒腸胃發育不完全,吃多了當然有毒性。也有給孩子餵黃連後來到醫院看病的,但給新生兒餵黃連導致孩子死亡的事他也是第壹次聽說。
第二,先苦後甜的說法也不對,新生兒味覺發育還不完全呢,他對苦和甜的感覺並不靈敏。所以這種說法更沒有科學根據。
第三,民間的老偏方中有黃連治療黃疸的說法,也有很多人說自己出生時也吃過黃連,這些人為什麽沒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