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各島礁面積排名:
美濟島(6平方公裏)、渚碧島(4.3平方公裏)、永暑島(2.8平方公裏)、太平島(0.51平方公裏)、中業島(0.37平方公裏)、彈丸礁(0.35平方公裏)、華陽島(0.28平方公裏)、南子島(0.26平方公裏)、西月島(0.21平方公裏)、南薰島(0.18平方公裏)。
南沙群島有230多座島礁,星羅棋布分布在南海廣袤的海面上,碧海藍天,風光秀麗,座座島礁都是祖寶的瑰寶,面積在0.01平方公裏以上的島礁有32座,最大的是美濟島,面積6平方公裏,這32座島礁都有人居住。
南沙島的地貌特征:
南沙群島是壹海底高原,基部深1800~2000米,具有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盆三大地貌特性,從南至北分為3級階梯地形。
第壹級臺階為巽他陸架,屬南海南部大陸架,水深150米以淺,面積12.61萬平方公裏,分布著北康暗沙、南康暗沙和曾母暗沙等20多座暗沙(礁、灘)。
第二級臺階為南海南部大陸坡,水深1500~2500米,面積54.85萬平方公裏,主要地形為海底高原,壹般高出深海平原2000~2500米,高原頂面是不連續的南沙臺階,自西南巽他陸架外緣向東北延伸至禮樂灘以北,長約1000公裏,寬約360公裏。
臺階面崎嶇起伏,隆起部分的地貌特征是海山、暗礁、暗沙,水面上下的環礁和臺礁、出露水面的島嶼和沙洲,構成南沙群島的主體;南沙洲海槽、南華水道海谷、中央水道海谷、華陽海谷等4條縱橫交錯的槽谷將南沙臺階切割成碎塊,使南海南部大陸坡呈復式大陸坡。
第三級臺階為中央深海盆地,位於南海中部,南沙群島北側,水深4000米,面積3.67萬平方公裏。海盆略呈菱形,軸自東北向西南伸展1500公裏,最寬處約820公裏。
東北端以巴士海峽中水深2600米的海檻與菲律賓海盆隔開,西南端大體止於永暑礁西北側;底部是深海平原,水深4000~4500米,散布著10座海山和海嶺,有生物礁生存,沈積層厚度達1000~2000米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