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含。如:簡短的話語,卻含蓄著深刻的意義。
2、(言語、詩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3、(思想、感情)不輕易流露。如:性格含蓄。
出處:
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森沈固含蓄,本以儲陰奸。”
宋司馬光《和鄰幾六月十壹日省宿書事》詩:“上有長松林,蔽日深杳冥。下有萬仞壑,含蓄太古冰。”
金秦略《拳秀峰》詩:“大都壹拳許,含蓄華與嵩。”
《朱子語類》卷三八:“至於上大夫之前,則雖有所諍,必須有含蓄不盡底意思,不知侃侃之發露得盡也。”
清 方宗誠 《<古文簡要>序》:“或含畜而深婉,或沈郁而頓挫。”
近義詞:含混、蘊藉、委婉、宛轉
反義詞:露骨、直率、外露、直接、明白
造句:
1、劉老師含蓄地說了自己的意思。
2、老人通過這個童話故事,含蓄地控訴了那個冷漠無情的世界。
3、父愛是無聲的溪流,永遠那麽含蓄;父愛是巍峨的大山,永遠那麽崇高;父愛是溫暖的陽光,永遠那麽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