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城下之盟的意思

城下之盟的意思

城下之盟的意思:敵國兵臨城下時被迫訂立的盟約。

基本解釋:

敵國兵臨城下時被迫訂立的盟約。《左傳·桓公十二年》記載,楚國攻打絞地(今湖北鄖縣西北),“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後泛指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屈辱性條約。

詳細解釋:

1、解釋: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

2、出自:《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

3、示例:國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誌。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五回。

4、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政治與軍事方面。

?成語典故:

絞國是春秋時代的壹個小國,在今湖北鄖縣西北。當時強大的楚國就是它的近鄰。據《左傳·桓公十二年》載,有壹次,楚國侵略絞國,集中兵力攻打絞國國都的南門。絞國人堅決保衛,嚴守不出。楚軍壹時倒也攻介壞它不下。“莫敖”(楚國官名)屈瑕說:“絞國人輕率,缺乏計謀,我們可以采取誘騙的辦法引誘他們出城。”

讓我們的夥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護,他們見了壹定會出來抓的。帶兵的將領,依計而行。絞國人果然出來,壹下就抓去了30個楚國人。第二天,絞國人更加大膽,爭著從北門紛紛出城,追到山裏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楚軍預先在山裏設下埋伏,這時就壹面堵住北門,壹面伏兵齊起,把絞國打得大敗。於是強迫絞國訂立了“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