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威聖出生在富裕家庭。“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參與組織象山學生聯合會,他被推為會長,組織遊行示威,印發傳單,張貼標語,查禁日貨。1920年春,到上海進入澄哀中學和上海公學。1922年夏,他聆聽孫中山先生在滬江大學演說,深受教育。1923年,他考入滬江大學,宣傳孫中山主義而遭校方退學。1924年轉入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同年加入了中國***產黨。1924年冬,根據中***江浙區委指示,他回象山發展壹批黨員,組建了中***象山支部,發動象山各界進步團體和人士,參加國民會議促進會。1925年2月4日,成立了“象山國民會議促進會”。同年4月,他在《火曜》上發表了《追悼孫中山和被壓迫民眾》等文章,鼓舞了人們的鬥誌。“五卅”慘案後,他被選為“上大”"臨時委員會領導成員,擔任上海"全國學生聯合會"宣傳部長、上海工商學聯合執行委員兼宣傳部主任。1925年6月3日回寧波,當晚在寧波後樂園、青年會連續講演“五卅”慘案經過,激起各界人士的義憤,工人、學生3000余人舉行追悼會、遊行示威、焚燒日貨。賀威聖返滬後,擔任青年團上海市閘北區委書記兼上海全國學聯主任秘書、宣傳部長。這年9月,他擔任改組後的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執行委員兼工人部、青年部部長。1926年7月,他任中***杭州地委書記,領導杭州、嘉興、湖州、蕭山、金華等市、縣的革命鬥爭。同年11月3日,賀威聖在杭州城站仕學旅館被捕,11月13日被殺害在清波門外梅東教場。
王壹飛,男,漢族,浙江上虞人,1898年出生,1928年1月18日犧牲。
王壹飛出生於舊知識分子家庭。1910年考入紹興山會初級師範學堂讀書,1913年畢業後回家鄉執教。1920年10月,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並加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蘇俄留學,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2年,轉為中國***產黨黨員。1923年,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斯科地方委員會委員長。1924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並列席了***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還參加了國際革命互濟會第壹次代表大會。同年,遵照黨組織決定,由“東大”轉至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25年春奉命回國,參與中***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籌建工作。9月,任中***上海區委書記兼宣傳部主任,著手整頓區委組織,加強黨的組織領導,積極發展工人運動。12月,根據中***中央決定,繼續負責籌建軍委,竭力解決幹部、設備和通訊聯絡等困難。還頻繁往來上海、長沙、漢口之間,秘密準備接應國民革命軍北上,指導建立上海工人自衛武裝。1926年9月,中***中央任命他為軍事特派員,赴江西前線視察。並受中央委托,與蘇聯軍事總顧問加侖將軍進行聯系,協調工作,交流情況,商議打敗軍閥孫傳芳的軍事戰略。經過兩個月的考察,及時向中***中央提出了詳盡的報告。1927年3月,任中***上海區委主席團成員,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與周恩來等負責人壹起,分析江浙壹帶的軍事、政治形勢,研究加速工人武裝起義的具體措施,並親自指揮了南市區的工人起義。1927年“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後,在上海堅持地下鬥爭。在黨的“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5月,隨中***中央軍委機關赴漢口。7月,被任命為中***中央軍委秘書長,並以中央軍委代表身份參加了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中***中央緊急會議。與毛澤東、任弼時等人壹道,為結束陳獨秀投降主義路線錯誤,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正確方針做出了貢獻。“八七”會議以後,代理中央軍事部的領導工作,赴鄂北指導籌劃起義,按實際情況,做出了果斷的決策。10月1日,受命為中央特派員,赴湘召開中***湖南省委緊急會議,改組湖南省委,確定湖南工作的方針。同月,被中***中央任命為湖南省委書記,積極進行地方黨組織的整頓、改組工作,並籌劃武裝起義。12月10日,任暴動總指揮,發動了長沙“灰日”暴動,親率數十名武裝工人進攻敵軍衛戍司令部。因敵我力量懸殊,暴動失敗。1928年1月中旬,在長沙被捕。在獄中,暗示黨組織派來探監的同誌:為了保存更多的革命同誌,保護地下省委機關;不宜再派人前來探監或送禦寒衣物。1月18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長沙教育會坪。生前,他曾翻譯出版了《***產國際黨綱草案》、蘇聯郭範侖科的《新社會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研究觀》和季諾維也夫的《俄國***產黨歷史》等著作。
汪壽華,男,漢族,浙江諸暨人,1901年出生,1927年犧牲。
汪壽華出生於鄉村舊知識分子家庭。191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壹師範學校。勤奮好學,追求新思想,大量閱讀《新青年》、《星期評論》等進步書刊。並聯合同學,組織了學生“書報販賣團”,以“鍛煉心身,改造社會”為宗旨,積極推銷全國進步書刊。“五四”運動時期,參加了杭州學聯的聲援活動。1920年2月,積極投入維護新文化運動的“浙壹師風潮”。2月,赴上海參加工讀互助團。9月,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俄文,並參加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4月赴蘇聯學習。因交通受阻,滯留在西伯利亞的伯力、上烏金斯克壹帶從事華工工作。在這期間加入了中國***產黨。在海參崴創辦“五壹俱樂部”和“遠東中國礦工工會”,開設補習學校,熱情幫助工人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覺悟,得到華工信賴。1923年當選為赤塔遠東職工會中國工人部主任,曾代表遠東職工去莫斯科參加國際反帝同盟東方局會議。1924年被選為海參崴職工蘇維埃委員,同年底奉調回國。1925年1月出席中國***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5月,任上海總工會宣傳科主任。在“五卅”運動中以傳單、壁報、演講等形式,開展反帝宣傳活動。同年8月起,任中***上海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區委工農部主任、區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上海總工會中***黨團成員和代理委員長等職。在國民黨反動派幾次查封上海總工會、四處搜捕他的險惡形勢下,經常變更化裝,改名換姓,深入工人群眾,堅持每天工作十幾小時,頑強地領導上海工人運動。1926年5月,參加中***上海區委成立的行動委員會,組織、發動“五卅”周年紀念活動,並與趙世炎等人壹起,指揮了“五卅”周年紀念大會和群眾示威遊行。打破了自“五卅”慘案後上海工人運動壹度沈寂的局面。5月以後,任上海區委軍事特別委員會成員、領導罷工的特別委員會書記、工人自衛團指揮處領導成員、職工運動委員會主任、上海特別市民公會中***黨團成員和上海總工會主席團成員等職,為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積極準備工人武裝起義。多次發動了上海各行業工人大規模罷工鬥爭,擴大總工會組織,參與了上海工人第壹、二次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1927年2月23日,中***中央和上海區委決定組織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任領導起義的特別委員會成員和上海總工會委員長,發動工人組織糾察隊,秘密進行武裝訓練,還與上海各派政治勢力進行統戰聯絡工作,及時將了解到的政治、軍事情況向黨中央和上海區委匯報。3月21日,根據黨的決定,下達了全市80萬工人總罷工的命令,並迅速轉入武裝起義。夜以繼日地協助總指揮周恩來等指揮戰鬥。起義勝利後,當選為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委員。在中外反動派勾結,鎮壓工人運動之際,帶領上海工人反擊了敵人制造的壹系列破壞行動。4月11日,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大流氓杜月笙出面“邀宴”他,以相商“機密大事”。同誌們擔憂他的安全,為了探知敵人的動向,他表示:“我過去常和青洪幫流氓打交道,不去反叫人恥笑;為了黨和工人階級的利益,寧願犧牲壹切。”當晚,進入杜宅即遭國民黨反動派綁架,被裝入麻袋秘密運至楓林橋殺害。同年5月1日,《向導》周報發表文章表示:80萬上海工人誓為汪壽華等死難烈士報仇。
沙文求,男,漢族,浙江鄞縣人,1904年出生,1928年犧牲。
沙文求出生在鄉村行醫家庭。1920年秋,考入寧波效實中學。在“五四”運動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下,追求真理,尋求革命之路。1924年夏,進入上海國語師範補習學校。1925年春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系主任瞿秋白向其灌輸革命思想,使他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同年5月30日,參加震動全國的上海南京路近萬人遊行示威。1925年秋轉入上海復旦大學。同年冬回寧波。經中***寧波地委批準,加入了中國***產黨。1926年初,黨組織派他回家鄉從事農民運動。同年4月成立了鄞縣沙村農民協會,發展農會積極分子入黨。1926年5月成立中***沙村黨支部,任書記。同年7月奉命進入廣東大學。以馬列主義的觀點,撰寫文章抨擊戴季陶的反***謬論。1927年上半年,擔任廣東大學***青團支部書記。中***廣州市委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決定紀念“六壹九”省港罷工兩周年,時參與組織2萬多工人參加了紀念大會。同年6月29日,廣東大學當局開除其學籍,但他仍留在廣州堅持鬥爭。12月11日,擔任廣州市委委員兼少年先鋒隊隊長,指揮30支宣傳隊到各區宣傳鼓動,組織***青團員、少先隊員維持廣州市社會秩序,展開肅清殘余反革命分子的戰鬥。12月13日,任工人赤衛隊隊長,率隊員同敵人短兵相接,逐街爭奪,展開巷戰。廣州起義失敗後,化名史永,擔任***青團廣州市委宣傳部長,後任團市委委員兼秘書長。1928年8月,不幸被捕,被秘密殺害在廣州紅花崗。
裘古懷,男,漢族,浙江奉化人,1904年出生,1930年8月27日犧牲。
1920年,裘古懷以優異成績考入浙江省立寧波第四師範,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24年,參加國民黨。1925年“五卅”運動中擔任寧波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參與領導青年學生反帝反封建運動。1925年10月,到廣州進入黃埔軍校,參加了第二次東征。同年,加入中國***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第四軍政治部從事宣傳工作。著名的賀勝橋、汀泗橋、武昌攻堅戰中,他均在葉挺團敢死隊沖鋒陷陣。後任第24師政治部宣傳科長,寫了不少揭露封建殘余和國民黨右派的檄文。參加“八壹”南昌起義,在潮州戰役中負重傷才回寧波治療。1927年底,奉命到杭州,在中***浙江省委和團省委主持軍隊幹部的訓練。1928年,先後擔任中***浙西特派員、省委特派員、團省委書記,赴蕭山、金華、東陽、義烏、龍遊等10多個縣的農村調查,幫助指導整頓組織,發展農運。同年8月,參與組織蘭溪農民暴動。1929年1月,總結檢查了青年團對群眾工作的教訓,擬制了《建設群眾基礎與青年工作》的通告。同年1月16日晚在杭州清泰路豫安旅館被捕,囚禁“浙江陸軍監獄”。在獄中,他為中***特別支部委員,參與領導了多次獄中鬥爭。編輯《火花》、《洋鐵碗》等秘密刊物,被敵視為“五個頑匪”之壹。1930年8月27日壯烈犧牲。
張秋人,男,漢族,浙江諸暨人,1898年出生,1928年2月8日犧牲。
張秋人出生於佃中農家庭。1915年考入紹興越才中學,1917年轉入寧波崇信中學學習。1920年夏,因積極參加五四運動而被剝奪免費保送上大學的資格,被迫赴上海求職。在上海,結識了陳獨秀等人,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投身於革命活動。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初,加入中國***產黨,任黨創辦的上海平民女校義務教員,並協助指導杭州等地的建團工作。同年夏,經陳獨秀介紹往長沙會晤毛澤東後,應聘為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英語教員,以此為掩護,積極參與湘南地區中***領導的青年和學生運動。1923年5月因發動學潮被迫離湘返滬。8月,出席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24年1月,被選為中***上海地方兼區執委會候補委員。6月,任青年團江浙皖區兼上海地方執委會秘書(即書記)。9月,補選為團中央委員,並任團中央局農工委員。在三省壹市從事青年運動和國民革命,開展建團、建黨工作。同時,領導江浙滬壹帶反對帝國主義宗教侵略的“非基督教大同盟”,此間多次回寧波、紹興等地指導群眾愛國運動,親自撰寫文章,帶頭遊行和演講。1924年9月25日,團中央派他任《中國青年》編輯,並為《團刊》和《平民之友》撰稿。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發表了《廣州的青年革命軍》等十幾篇文章。1925年1月,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委會委員。從5月起,全力投入“五卅”慘案後的反帝愛國運動,組織發動滬、杭、甬、紹等地群眾的聲援鬥爭。同年秋,任蕪湖第壹個中***支部書記和團地委負責人,領導當地黨團員,團結國民黨左派,加快了當地的革命形勢的發展。1926年3月,黨組織調他去廣州繼毛澤東、沈雁冰之後接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機關刊物《政治周報》編輯,主編了8―13期。他連續發表文章,分析、評論當時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鼓動人民進行革命,顯示了傑出的宣傳鼓動才能。5月,任教於毛澤東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不久,調到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講授各國革命史、國民革命概論和蘇俄研究等課程。和惲代英等人壹起,以各種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綱領。1927年“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後,遭國民黨反動派重金通緝,離廣州經武漢,於7月初秘密到達上海。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為加強中***浙江省委的領導力量,他遵照黨中央決定,冒著極大的危險,於9月27日前往杭州,任中***浙江省委書記。到任後當天即召開在杭中***黨員活動分子會議,改組了省委。9月29日,在西湖劉莊附近遭國民黨特務逮捕。被捕前,他壹面用英語囑咐妻子趕快回旅館轉移黨內文件;壹面縱身跳入湖中,把藏在身邊的黨員名單踩入湖底泥中,保護了黨的機密和組織的安全。1928年初,他被當作“要犯”轉押於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在獄中,他置生死於度外,每天堅持讀書五、六小時,還向難友們講述各國革命歷史和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道理,鄭重勉勵難友:“我們***產黨人,活壹天就要為革命工作壹天。在監牢裏既然不能為革命工作,就要認真學習,豈能坐以待斃!”直到犧牲前壹天晚上,還講了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的歷史,給難友們上了最後壹課。1928年2月8日,敵人傳喚他開庭,他明白已到了最後時刻,遂將衣物送給難友,從容訣別。在獄中刑庭上,他趁敵人不備,抓起審判桌上壹塊硯石,猛力擲向法官,並掀翻了審判桌。在刑場上,他高呼“中國***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必然成功!”等口號,連中7彈,壯烈犧牲。遺體由其兄遷葬回家鄉。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修葺了烈士墓,並列為省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葉天底,原名霖蔚,學名天瑞,又名天砥,1898年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謝家橋的壹戶書香之家。1915年畢業於上虞縣第壹高等小學。同年秋到經亨頤創辦的上虞驛亭敬修小學補習。第二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壹師範學校學習。
浙江省立第壹師範學校是浙江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校長經亨頤提倡德、智、體、美四育全面發展,因材施教。葉天底富有藝術才華,善繪畫,能篆刻,尤其愛好西洋畫。他參加了由壹代名師李叔同先生指導的“桐蔭畫會”和“樂石社”,是李先生的得意門生。
1920年2月,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杭州發生了著名的“壹師風潮”,葉天底在這壹鬥爭中表現突出。風潮以後,經亨頤校長等被迫離職,葉天底憤而離開學校。有的同學為他惋惜,勸他等畢業後再走。他堅定地回答:“讀書並不是專為文憑而讀。”
葉天底離開杭州去了上海,由陳望道推薦,在壹家印刷所校對《新青年》文稿,結識了正在上海組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沈玄廬。壹天,沈玄廬贈給葉天底壹幅《竹石畫》,畫意是壹塊大石頭下,壹支竹筍頑強地破土而出。陳望道在這幅畫上題詞:“石壓筍,筍斜出,搬開大石頭,新竹根根筆頭直。”葉天底非常贊賞這種精神,他把此畫作為座右銘,掛在書房,勉勵自己應該像竹筍那樣不屈不撓地與反動勢力鬥爭。因校對《新青年》文稿的關系,葉天底與陳獨秀、邵力子、楊明齋等交往頻繁,在他們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當時,上海***產主義小組正在積極進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工作,葉天底參加了陳獨秀召集的在新漁陽裏6號密商組織的籌備會議。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葉天底和俞秀松、施存統、袁振英、金家鳳等8人成為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發起人和第壹批團員。
翌月,上海***產主義小組為培養革命幹部,在新漁陽裏6號開辦了壹所外國語學社,由楊明齋負責,俞秀松任秘書,葉天底和施存統等主持團務。葉天底在此攻讀俄語和馬克思主義著作,思想認識大大提高。他認為中俄兩國情況盡管有差異,然而中國的問題,也只能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才能解決,俄國人走過的革命道路是值得學習的。1921年春,葉天底獲準赴蘇學習,但因其猝發傷寒,未能成行。後來團組織因種種原因奉命臨時解散,他趁此回家養病。
葉天底在病中終日思考的仍是革命事業。這年夏天,他給上海的朋友寫信說:“‘墮落便是心死’,我身不死,我心決不先死……我昨天已有信給望道先生和別的友人了。問幾個***產黨機關中有否缺少辦事,倘若接到他們的信,說缺人辦事,我立刻要帶著藥罐去。”
同年秋,葉天底病情稍有好轉,即到上虞第壹小學任教。他利用教師這個有利條件,積極推行新國語運動,提倡白話文,在師生中傳播革命思想。
1922年9月上虞春暉中學正式開學,葉天底應聘到該校教務處工作。在冬季農閑時節,利用工作之余,他和同事們在校外辦起農人夜校,組織附近農民學習文化,啟發他們的思想覺悟。葉天底撰寫了《白馬湖上伴農民讀書半年》壹文,記述了這壹段經歷。
這期間,葉天底還堅持研究文學藝術,經常作畫或寫文章,寄到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發表,並把自己的作品輯成《處女》壹書。他運用文學作品的形式,通過典型塑造,揭露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罪行,喚醒民眾,投身反帝反封建運動。1921年五壹節他創作了壹幅版畫《世風》,曉風(即陳塑道)為之題詞:勞工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去維護社會正義,去救護受饑餓的人們!《世風》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1923年秋,葉天底到上海東方藝術研究會學習,他刻苦學習和研究“繪畫學問”,繪畫水平提高很快,藝術視野大大開闊。後來,他擔任了該會《藝術評論》編輯,撰寫了不少藝術評論,如《中國畫再沒有發展的余地》,《畫室裏十分鐘間的冥想》等等,從藝術的角度對壹些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與此同時,他還常去上海大學聽課,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教育,並與陳獨秀、瞿秋白、羅亦農、惲代英等著名的***產黨人頻繁交往,深受他們思想的熏陶,他的***產主義思想覺悟日益提高。同年底,他參加了中國***產黨。
1924年7月,葉天底去蘇州樂益女中任教,授國文、圖畫兩科,他以教師職業為掩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翌年9月,直屬上海區委領導的中***蘇州獨立支部在樂益女中秘密建立,葉天底擔任支部書記。在他的領導下,支部發揮了極強的戰鬥力,使樂益女中壹度成了蘇州人民革命鬥爭的中心和據點。
1926年春,葉天底患病從上海回到了家鄉。臨行時黨組織交給他兩項任務:壹是養好病;二是在家鄉發展黨的組織,開展農運。
葉天底回到家鄉後,遵照黨的指示,積極開展了革命活動。他結交了縣教育會的會長劉介安,並應該會聘請主編《教育月刊》。他做活了主編這篇大文章,以教育為題,發表了壹系列評論文章,號召革命青年“勇敢地堅決地去指導農民團結起來,做反抗貪官汙吏劣紳土豪工作”。同時,他利用手中的筆在當地報紙《上虞聲》上發表了《團結》壹文,深刻地揭露封建軍閥、土豪劣紳的反動行徑,號召勞動大眾起來推翻黑暗的社會。他拖著病體奔走呼號,又竭盡所能舉辦了上虞縣平民習藝所,收容流浪兒童,組織他們學習手藝,生產自救。通過這些活動,葉天底在上虞各界人民中贏得了崇高的聲譽,並為上虞縣的建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26年7月16日,他主持召開中***上虞縣直屬支部的成立大會。這次會議通過了四項決議:建立國民黨上虞縣臨時執委會;開展農運,組織農民赤衛軍;改組縣警隊為工農糾察隊;爭取國民黨左派,發展***產黨員。從此,上虞的革命活動在黨的領導下蓬勃地開展起來了。
在葉天底領導的中***上虞縣直屬支部的發動下,中***黨的隊伍不斷擴大,同時國民黨黨員的發展工作也頗見成效。當年底,全縣即建立了11個國民黨區分部,發展黨員100多人。他抓住時機,召開了全縣黨員大會,成立了國民黨上虞縣臨時執行委員會。在會上,葉天底被選為執行委員並兼農工部部長。他組織農民協會,積極領導農民開展反封建打土豪和“二五”減租等革命鬥爭。葉天底的舅舅俞恒山是個惡貫滿盈的土豪,當地老百姓都叫他“東門老虎”。在革命與親情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前者。在縣城,他主持了鬥爭俞恒山的大會,為老百姓伸了冤,出了氣,他大義滅親的正義之舉大大激發了農民兄弟投身於打土豪反惡霸鬥爭的熱情,推動了上虞農運的發展。
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後,上虞的局勢急劇逆轉,國民黨右派勢力乘機反撲。葉天底召開黨支部緊急會議,決定埋藏武器,分散隱蔽。當時葉天底正患重病,農友們不避風險,連夜用轎子把他擡到壹個叫十八折的山區隱蔽起來。國民黨右派勢力幾次派兵搜捕他,都撲了空。
5月初,大捕殺的局勢稍稍緩和,葉天底就秘密前往杭州。他通過統戰關系,取得了國民黨省黨部新委任的上虞黨務指導員鄭師泉(國民黨左派)的同情和支持,又和錢念先等4人回到上虞,秘密重建中***支部,並公開成立進步組織“石榴社”,還出版了壹份《石榴報》。接著,他又秘密組織農會,取出埋藏的武器,成立小型的農民武裝隊伍,上虞的革命活動又逐步活躍起來了。
8月間,葉天底到紹興參加了九縣聯席會議。會議號召各地積極開展“二五”減租,恢復農民武裝,準備秋收暴動。葉天底回到上虞後,積極貫徹會議精神,訓練農民自衛隊,成立漁民友誼社,創辦《星期周刊》。10月下旬,全縣2700多農民集合在縣城運動場,向縣政府請願,要求實行“二五”減租。經過堅決抗爭,於當日下午,迫使縣長方贊修簽字,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11月,中***浙江省委遵照八七會議精神,決定進行浙東大暴動,以上虞、象山港為暴動的中心區,葉天底負責組織和指揮工農武裝占據上虞城,消滅反動武裝。葉天底抱病與黨支部幾位同誌研究了行動方案,決定分頭發動農民,組織人員,調配武裝力量,制定行動路線,待命行動。不料,行動尚未開始,省委機關卻被敵人破壞,《浙東暴動計劃》被搜去,葉天底等各地暴動領導人也成了敵人重點搜捕的對象。
11月中旬的壹天,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派人到上虞逮捕了臥病在床的葉天底,把他用轎子擡到縣政府。縣長親自審問他:“葉先生,只要妳告訴我上虞***產黨組織的情況,我可以替妳求個情,讓妳留在家裏治病。”葉天底冷冷地答道:“上虞入***產黨的只有我壹人,我替勞苦大眾做工作!”縣長見問不出什麽來,第二天就把他押送省黨部,關入浙江陸軍監獄。
葉天底入獄後,病情日愈加重,但他仍不忘團結難友,與逞兇稱霸的獄吏進行鬥爭。他常對難友們說:“壹個人能為社會主義、***產主義工作,那是最幸福的。世上沒有壹件事業比這更高尚更偉大”,以此鼓勵難友在監獄裏堅持鬥爭。
敵人多次提審,葉天底守口如瓶。敵人見提審達不到目的,又企圖從政治上“軟化”他,要他自首,說:“只要妳在自首書上簽壹個字,就可以釋放。”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要我簽壹個字,我寧可死。”敵人又降低要求說:“只要妳講壹句――‘我以前走錯路了’,就可以放妳。”他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天底走的是光明正大的道路!沒有錯!”敵人不甘心失敗,又找來葉天底在浙江省立第壹師範學校學習時的壹個同學對他進行勸降,結果被他怒斥壹頓,羞愧而走。壹計不成,敵人仍不甘心,又裝作關心葉天底的病情,讓他“監外就醫”。表面上讓他出獄到杭州親戚家裏養病,暗中卻派特務嚴密監視。葉天底識破敵人的詭計,在“監外就醫”期間,謝絕壹切熟人前往探望。他對親友說:“我天底相信***產黨,加入***產黨。現在因患病被敵人抓住,我遺憾的只是我替黨做事太少了。我既然被抓,就不免壹死,我早就預備好,天為棺材蓋,地為棺材底,為***產主義而死是光榮的。我要鄭重告訴各位,誰要在我面前說壹聲‘自首’,那就是對我的汙辱!”敵人的陰謀又破產了,無計可施,不久又把他關進了監獄。
葉天底估計敵人會很快對自己下毒手,遂於1928年2月3日,給哥哥寫了壹封絕命書,其中寫道:“我決無生路,不死於病,而死於敵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義之花。……我決不願跪著生,情願立著死!”2月8日拂曉,敵人用門板把病得不能動彈的葉天底擡到獄中刑場上。在生命的最後壹刻,葉天底撐著幾乎癱瘓了的病體,挺起胸膛,昂首高呼:“中國***產黨萬歲!”葉天底犧牲時年僅30歲。
葉天底不僅是中國***產黨早期的政治活動家,而且是壹位出色的革命文藝戰士。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他的革命事跡陳列於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傳播馬列在滬蘇,躬親實踐於家鄉”這是對葉天底革命生涯最精辟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