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時期,倭寇侵擾我國江浙沿海,使得明朝軍民不勝其擾,倭寇手中的倭刀長而且窄,在出擊速度上大大的克制了明軍用於沖鋒的長槍,並且倭寇雙手握刀,勢大力沈,往往才壹交手就砍斷數十支長槍,給明軍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於是戚繼光就根據當時礦工起義時使用的武器發明了壹種新武器“狼筅”。
首先我們來說壹下倭寇的倭刀,倭刀是明代人對日本刀或仿制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稱呼,就文獻所知日本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於宋代,並且是當作收藏品壹樣的使用,到明代時才開始作為兵器使用。
如戚繼光等武將很早就開始采用此種類的刀為自軍配備,之後中國人也有用苗刀壹稱來稱呼此類的刀,但是明朝軍隊對這種武器用的不習慣,特別是用來對抗發明這種刀的倭寇,完全不是對手。
而“狼筅”是根據倭刀的劣勢發明的,它取自於南方地區生長的毛竹,老而堅實,體型長度壹般在五米左右,然後在毛竹的頂端裝有長槍槍頭,可以用來阻擋敵人的進攻和刺殺敵人,兩旁九個枝節上的枝杈則被火燙的有直有鉤,不僅敷有毒藥,而且還系著鐵箭頭。
整個武器的枝杈展開之後,直徑能夠達到64厘米左右,可以把使用的士兵整個遮蔽起來,當用狼筅將倭寇團團圍住之後緊跟其後的長槍和短兵會在狼筅的掩護下,將白刃刺進倭寇身體。倭刀雖鋒利無比,但長度夠不著,與竹槍對陣竹槍越削越鋒利,捅不死也弄得遍體鱗傷。
不過總的來說,狼筅要靠和鴛鴦陣中的其它武器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單個狼筅手,丟出去,那根本就是個渣,或者說,鴛鴦陣中的任何壹個單獨的兵種,丟出去單兵和倭寇作戰,都是必敗的。鴛鴦陣的威力,在於長短武器的配合。
當然了,相比之下,倭寇的武器也比較單壹,以前能玩死明軍,主要還是因為江南地區的特殊地形,普通的兵種配合作戰展不開。而戚繼光的鴛鴦陣,其實就是壹種兵種配合的“微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