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強調細節重要性的詩句 1.有哪些表達“細節很重要”意思的詩句
表達“細節很重要”意思的詩句: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____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____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禦叔華登樓歌》
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
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____羅隱《蜂》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14.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____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____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17.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求詮釋溝通交流重要性的名言和寓言故事
名言:
聽君壹些話,勝讀十年書!(強調與知識淵博的人交流的好處)
防民之口,甚防於川!(強調不與百姓交流的危害)
《論語》真實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先自《論語?先進》,是壹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學生談論理想誌趣的語錄體散文,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為文章記錄了2500多年前孔子師徒五人的談話,內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學生的觀念及方法,因此,我們完全可發把它當作是壹篇教學故事或教育隨筆來閱讀,通過品味師生語言,體察細節描述,研習行文內容,可以從壹個側面了解到孔子作為老師所獨具特色的教學理念及教育方法
3.形容每壹個細節都很重要的名言有哪些
1、關鍵在於要有堅強的意誌、卓越的能力以及堅決要達到目的的恒心,此外都是細節。——歌德
2、我從來不急於畫細節,我首先註意壹幅畫的大體和特征。——柯羅
3、故事好比壹根樹幹,它的詳情細節就在那上面越長越多,好象菌類在壹個樹椿上繁殖壹樣。努力從人的性格中發掘可稀釋的精華。——屠格涅夫
4、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壹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壹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壹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愛因斯坦
5、小企業有大的胸懷,大企業要講細節的東西。——馬雲
6、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積累。——愛默生
7、從觀察中找到樂趣,從細節中找尋答案。——程橋璐
8、企業未來的競爭,就是細節的競爭。——布魯諾蒂茨
9、管理就是做好無數小的細節工作。——林正大
10、人生沒有彩排,每壹個細節都是現場直播。——佚名
11、世界上最難遵循的規則是度,度源於素養,而素養則來源於日常生活壹點壹滴的細節的積累,這種積累是壹種功夫。——佚名
12、我們不必期望每個夢想都成真,不必在乎每壹個得失和錯漏,不要總是想自己得到沒有,人生,不可能總是精彩。生活原本是多樣的感受形式,快樂,痛苦,失望,憂傷,都是壹次壹次選擇的閱歷,壹次壹次人生的體驗。有哲人說過,意義在於過程,幸福源於細節。推開窗,窗外是藍藍的天。——佚名
13、設計源於生活,細節成就品質。——佚名
14、註意細節其實是壹種功夫,這種功夫是靠日積夜累培養出來的。談到日積夜累,就不能不涉及到習慣,因為人的行為的95%都是受習慣影響的,在習慣中培養功夫,培養素質。——佚名
15、細節成為產品或服務質量的最有力的表現形式。——佚名
4.詩歌鑒賞中的細節描寫指什麽
細節描寫,就是文學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或寫人物的壹句話,壹個動作,壹顰壹笑;或寫平常生活場景中的壹瞬。
成功的細節描寫,對於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抒發感情,充實作品內容,表現主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麽樣的情感?
解題思路:先分析細節的具體內容,再結合詩句分析為什麽會有這個細節,表達了作者什麽樣的情感。
答案示例:詩中作者寫了這樣壹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作者自己被貶他鄉,且在“垂死病中”,當聽到摯友遭貶消息時,竟“驚坐起”。壹個極富表現力的細節,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壹驚的神態,表達了對朋友命運的深切關懷,道盡了友情的真諦,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誼之深,於此清晰可見。白居易在江州讀詩後,深受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與微之書》)
5.有有關細節的魅力的詩歌嗎
在唐詩及中國文學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課題的評論資料和專著的相對匱乏。
典型壹點的就胡震亨的《李詩通》,楊其賢、蕭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別為《李太白全集》做的註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譜》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統地研究過。與李白同時代的大詩人杜甫相比,在專著的數量和質量上,可謂“揚杜而抑李”了。
其實,更多的研究者卻是,隱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內涵和問題不談,或者只是考證了壹下詩的某句出典或者創作的年代,實在是離李白詩歌背後的人性挖掘很遠,離浪漫主義精神的根源與神韻更遠。 李白是中國這塊漢語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現象。
其長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藝術和人性魅力,壹定有自己不可復制和逆轉的深層次原因。這當然需要我們對李白以及浪漫主義詩歌乃至文學進行本體上的考慮,這種考慮或者應以生命的存在為基礎,這就是李白的價值重估的問題,我對李白的認識,在接近的程度上永遠不敢說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韻。
加上我現在只有20歲的小小年齡,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細節上的研究,難免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時候,始終告誡自己壹點:做人要做真誠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為主體的浪漫。
下面就將自己的三個妄自菲薄的觀點和體會談壹談: 第壹, 詩歌與人生合壹。 人生應該是詩意的人生。
所以浪漫主義詩人始終追思人生的詩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純化,力圖把人類從各種“非人化境遇”中拉出來,啟迪異化現象日趨嚴重情況下蕓蕓眾生那沈重的心靈。表現在李白身上,他是壹個強烈的“以天下為壹己之私”的人。
與李白同時代的其它詩人,根本無法將個人的主體意識擺到李白這樣的高度上。而其它詩人則是以天下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為天下***同之私。
李白是皇室宗親,使他能夠擺脫壹個窮酸讀書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夢想,他直到四十歲才應詔入朝,不是由於科舉,而是玄宗的下詔相請。達芬奇壹生最大的預言就是:人類定有飛翼!而且壹生在致力研究飛行器。
李白則用他的壹生告訴我們,他就是人類性靈得以飛升之翼。李白在二十歲時就做《大鵬賦》,在臨終前又寫了《臨路歌》,以及其它壹些詩中始終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鵬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以迅征”之誌!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壹為目標和準則的,正因為如此,他能展開“無往不到的想象之翼”。
正是出於這種心態,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詩意而不被異化。 其他詩人則認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過是天地間的過客,人生旅途看到什麽景色就贊美兩句,多獻媚之詞,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種以主人翁姿態吟唱出的“天地動、鬼神驚”之語?而李白是主人,他贊美時,自然而且放達,只是由於他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歡和鐘愛。
下面我們就壹道去看壹看,李白是怎樣以整個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動想象之翼飛翔的: 1、從青年起,李白就懷有“濟蒼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負,並為理想孜孜以求,鍥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視蓬間雀,沒有凡夫俗子那種垂涎欲滴的權利欲,他政治視野開闊,正如大鵬的個性。
正如陳勝所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但他又不想壹步步腳踏實地登上事業的頂峰,卻想平交王候,壹步淩雲。他壹生都懷有僥幸成功的心理,壹舉定邦,壹言問鼎,西入長安,從永王嶙以及晚年想當壹普通士兵進而建功立業的想法都是這“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
這壹點,正與大鵬捕捉獵物的方式相似,它在雲端遠遠地看著獵物,壹個俯沖便輕而易舉地用爪子抓在手裏。 2、在處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無拘檢,無為而達。
他在茶樓酒肆“天子呼來不上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鑾殿,讓高力士為他脫靴,都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大鵬在飛翔之中,總是看似漫不經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動的活潑與強硬。
3、他以詩人的眼光觀察政治人情世態,有時異常敏銳地看出本質的東西。但總的說來,未免失之浪漫。
大鵬在雲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時那樣孤立的靜止的,不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是在動態中把握,而拋開了顏色、聲音、形狀的幹擾,更能抓住本質。 4、在藝術上,他繼承了莊周、屈原以來的優秀浪漫主義傳統,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氣概,以“驚風雨、泣鬼神”的筆姿表現出恢弘的誌氣和飄逸的風格。
所謂“黃河落盡走東海,萬裏寫入襟懷間”“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在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壹首中,有“我誌在刪述,絕筆於獲鱗”的詩句,儼然以新壹代知識分子領袖自居。
大鵬展翅飛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時,飄逸正是大鵬飛翔的神態和風格。 5、李白正是因為以脫離現實的“以天下為壹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翺翔時,遠離了社會的價值判斷,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劇的主要原因,但同時又給他浪漫主義詩作註入超越時代的魅力。
與壹般詩人相比,太白詩幾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連起來的。“羞於世人同”,使他壹生“傲岸苦不諧”,這種空前和孤傲包涵著世人對。
6.細節描寫的現代古詩
1
多少個夜晚
您起來為我們蓋被子
多少次生病
您抱著我著急 傷心
多少次考差
您耐心地給我講解錯題
多少次灰心
妳不斷地鼓勵我
多少次吃飯
您總把好的菜盛在我的碗裏
是誰這麽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
哦!
原來是您——慈祥的媽媽
2
別離
晚秋的葉
紛紛離開養育它們的樹,
葉沒有忘記樹對它的滋養,
樹依依不舍的放開葉,
葉隨風遠行。
成熟的果
紛紛投入大地的懷抱,
果沒有忘記枝藤對它的教養,
枝藤輕輕松開手,
任果實滾向遠方。
長大的人紛紛離開家投入社會大潮。
兒行千裏母擔憂,
但長大的人牽記著母親的愛。
母親噙淚送兒行,
兒在風浪中馮蕩。
3
離別之夜
花兒為什麽雕落了,
鳥兒為什麽不再鳴叫了,
深秋的夜兒為什麽如此的安靜……
母親手中的針兒好忙好忙,
母親手中的針兒好熱好熱。
忙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熱得我心中更添應涼意。
針兒把我的衣裳補得好平好平,
可我的心中卻又添壹波漣
……
時間過得好快好快,
時間又過得好慢好慢,
花兒、鳥兒、夜兒在做著無聲的伴奏……
母親手中的行李包裝了又裝,
沈沈的,壓在我的心頭。
可母親不知道,
東西裝得再多,有壹件也還是帶不走
——壹顆遊子的心。
4
離別之夜
時鐘不近情意地“嘀嗒”“嘀嗒”
我的淚水隨著您壹想流下。
記憶閘門瞬間沖垮
孩時的我,頑皮,不聽話,
看到您被氣哭,
我才慌手慌腳。
但只是站著,不說話。
過生日,長大了,
透著蠟燭,看見您滿頭銀發,
眼淚和燭壹起流下。
沒等報答您,又要出嫁,
看著您滿眼淚花,
但也不知該說啥。
總想和您說句心裏話。
其實我不想離開家。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