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如何做好攝影小記者.ppt

如何做好攝影小記者.ppt

想當好壹名小記者,首先就要學會采訪,然後寫出真實的新聞報道,及時地發表出來,讓公眾及時了解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新鮮事、突發事……

事件發生時,要及時地趕到現場對當事人進行采訪,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和經過,還要采訪現場的目擊者以及前來處理該事件的相關政府部門的負責人。觀察壹定要仔細。

寫新聞報道必須要抓住新聞的六要素:什麽時間when、什麽地點where、什麽事件what、為什麽why、怎樣發生的how和當事人who,即五個w壹個h。

然後在寫新聞報道時,壹定要客觀、真實、細致、及時進行報道。

我想我能做好以上幾點,再加上自己的認真努力,我們都能成為壹名出色的校園小記者。

怎樣當個小記者

當好小記者首先要培養新聞敏感

好多同學都很羨慕記者的職業,自己也想當個小記者,好讓自己寫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報紙上,讓自己的同學、老師、爸爸、媽媽看到,那該多神氣呀。可是,當個小記者並不簡單,記者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寫的文章要經得起千百萬讀者的審閱,不能出現壹點差錯.所以,妳如果有這個美好的願望,從現在就要努力,了解當壹名記者的職責和應具備的條件,培養自己的新聞意識,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樣,妳才能從今天的小記者,成長為壹名真正的記者。

壹、什麽是新聞:

1、新聞的定義——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裏包含了三層意思。

(1)“新近發生”,是說新聞發生的時間,壹般來講,新聞越新越好。

(2)“事實”是個新聞寫作的邏輯起點。新聞工作的最大特點是用事實說話不能杜撰。

(3)“報道”指選用恰當的新聞體裁通過大眾傳播媒體進行傳播。

以上三個方面是構成新聞定義的基本內容,缺壹則不能構成新聞。作為壹名小記者,因為受到年齡和校園環境的限制,所以,報道的內容常常是發生在校園內的新聞,是大多數同學都關心的新聞,也有人管這樣的新聞叫做校園新聞。

2、新聞的幾種寫作體裁——新聞體裁有消息、通訊、來信來電、特寫、綜述、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

二、構成新聞的基本要素及寫作特點:

簡單概括起來,新聞的要素就是五個W和壹個H。即“什麽時侯”(when)、“那裏”(where)、“誰”(who)、“是什麽”(why)和“怎麽樣”(how)。聞寫作的特點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真、新、奇、短、精、深。

三、新聞寫作的特點:

1、 真——新聞的真實性,這點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學寫作文總愛虛構壹些情節,或是模仿別人的文章“照葫蘆畫瓢”。如果說在寫作文時還勉強允許的話,而在新聞中則是大忌,是絕對不允許的,新聞要求絕對真實。

2、新——兩層意思,壹是指剛發生的新鮮事;二是指老事情新角度,由這個角度所揭示出來的新內容。

3、 奇——指特殊。找不壹樣的地方,比如,我們報道壹般的學校新聞比較多了,讓人也有看關慣了聽膩了的感受。那麽能不能報道壹下特殊的學校,像盲童學校、弱智學校、聾啞學校的學生是怎樣生活、學習的;他們的想法和學習成績;他們的老師為他們所作出的奉獻;他們的幸福與苦惱等。

4、短——指文章的篇幅要短,要求抓住主要特點,重點突出,簡明扼要。

5、 精——指文章語言精煉,不講廢話,用不著敘述的地方不用敘述,用不著解釋的地方不用解釋,壹句話能說清楚的不說兩句話,能用壹個詞語來表達的就少用句子。

6、 深——指稿件所揭示的問題要有深度,壹條新聞報道的深淺度和它的價值大小,就看記者通過信息反映事物的本質程度如何,小記者在學習寫作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在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寫出壹些能引起人們關註的有壹定深度的好新聞。

四、新聞的幾種方法:

1、觀察法——作為壹名小記者,要有壹雙“新聞眼“。每到壹個地方都要留心觀察周圍的環境,觀察人和事,看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或出現了那些變化,然後經過思考、分析,判斷是否有新聞。

2、 聆聽法——作為壹名小記者,要長著壹對“新聞耳”。除了每天要註意看電視、聽廣播之外,還要註意聆聽老師、同學和家人的談話,有時從他們的談話中就能挖掘出壹些反映人民思想動態的新聞。

3、調查法——作為壹名小記者,應該學會搞調查。調查是手段,不是目的,調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同學們在想什麽,關心什麽,有哪些熱門話題,他們有什麽願望、追求、憂傷與歡樂,他們對什麽最感興趣等等。調查之前可以制定壹個調查提綱,有目的地深入到同學中間,以各種形式開展調查活動,以獲取第壹手材料。

4、挖掘法——這裏講的有兩種情況,壹是本來就是新聞,還是追根究底地挖出潛在的新聞,從壹條小消息,經過深入了解,搞出壹條大的新聞。二是本來從座談或采訪中沒有找到新聞線索,通過深挖,挖出壹條有影響的新聞來。

5、追蹤法——這裏是指抓住壹條新聞線索,經過追蹤采訪,作連續報道。這樣的報道更完整更充實,有時很能吸引讀者。

6、開拓法——從字面理解就是開拓新領域,也可以理解為選擇新角度。總之,就是要沖破原有的框框或模式,使我們報道的範圍更寬、面更廣,這主要對已經有了壹些經驗的小記者而言。

7、交友法——作為壹名小記者應努力多交壹些朋友,這樣,通過朋友之間的交往,便可以了解許多自己這個年齡段以外的人和事。

8、閱覽法——也有人稱之為收集資料法,就是在平時讀報、聽廣播、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觸類旁通,從報紙上的莫壹消息,引發妳對自己身邊發生的莫壹事情的關註或興趣,經過采訪寫出新聞;有時甚至不用采訪都能清清楚楚記起有關的事情。

以上列舉了八種獲取新聞線索的方法。當然不只是這八種,還可以例舉出壹些。但對小記者來說,能學會這八種,並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相信妳不會覺得自己身邊沒有新聞,也不會覺得沒什麽可寫或不知寫什麽了。只要自己勤奮、努力,壹定能時常找到新聞線索,也能時常寫出好的文章。

五、怎樣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

1、國家大事 2、關註自己身邊小事 3、開動腦筋,勤於思考 4、學會抓住“新聞眼” 5、學會利用新聞線索 6、新聞是“跑”出來的 7、學會挖新聞 8、新聞也需要策劃。

六、當好小記者要學會新聞采訪

( 1 ) 采訪的特點——采訪是寫作的基礎。記者就好比是工廠的采購員,要到社會上去“采購”大量優質的“原材料”——新聞素材,經過“加工”——寫作,才能制造出“產品——新聞稿。

( 2 ) 采訪有時間的限制——新聞報道要及時、準確,所以特別強調時效性,要求在截稿時間之內完成采訪、寫作、發稿任務。如果拖到截稿時間之後,早已時過境遷,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能再叫“新聞“。

( 3 )有明確的目的——記者采訪,是圍繞新聞報道的中心,去采集出來,對有關人員進行訪問,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

七、采訪的方法:

1、“壹對壹”式方法——“壹對壹”式采訪是記者必備的“常規武器”它的好處很明顯:(1)記者可以迅速而直接地從采訪對象哪裏,獲得所需的新聞材料。

2、記者可以隨時提問,交談比交深入、具體。

3、“ 壹對多”式采訪——壹個記者采訪多個對象,它的好處在於:(1)能搜集較多的新聞材料(2)幾個采訪對象壹起接待記者,比較放松,氣氛容易融洽、和諧。

4、“多對壹”式采訪——多個小記者***同采訪壹個人它的好處就是:(1)幾個同學壹起采訪,有利於克服采訪時的緊張情緒,可以使氣氛輕松愉快(2)有利於相互補充提問,補充筆記,獲得真實全面的材料。

八、采訪前要精心準備:

1、有明確報道思想

2、悉采訪對象的基本情況

3、采訪提綱;

範例:

“手拉手地球村”大型公益活動采訪提綱

1、報道思想:

通過對活動的采訪,報道同學們在活動中的典型事跡,表現同學們關註社會、關愛環境的思想境界。

2、采訪順序:

第壹步:采訪“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主辦者——了解背景資料。(1)是否是首次舉辦這類活動?(2)為什麽要舉辦這次活動?(3)活動的方式和內容包括那些?

第二步:采訪參加“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幾位同學——獲得現場材料。

(1)怎樣參加這次活動?(2)有什麽收獲和感受?(3)今後還將怎麽做?

第三步:采訪現場參加活動的部分領導——深化報道思想。(1)舉辦這類活動的意義是什麽?(2)怎樣讓全社會都來參與環保行動?

3、采訪時間:

(1)先用半天時間采訪主辦者,完成第壹步;

(2)再用半天到活動現場采訪同學和領導人,完成第二、三步。

4、新聞稿體裁:通訊

5、寫稿時間:***兩天

(1)整理筆記:壹天

(2)寫新聞稿:壹天

這樣,小記者可以在活動的第三天發稿,保證了稿件及時刊發。

4、的采訪物品:

(1)證件類:“小記者胸卡”或“小記者證“是小記者采訪的有效證件。

(2)綱:這是我們采訪活動的“路線圖”,它會帶領我們壹步步有條不紊地進行采訪。

(3) 采訪包:采訪包是小記者采訪時所背的專用包,裏面應該放些什麽東西呢?筆、采訪本,當然不可缺,有條件的可以配錄音機或采訪機,喜歡攝影的還可以帶上照相機。

九、采訪時要全力投入

(壹)迅速進入角色:

(1)采訪長輩時,應直截了當、禮貌大方

(2)采訪同輩時,應活潑親切,會調節氣氛。

(二)提問是關鍵:

1、提問的四種方法:

(1)正面問:——提問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不繞圈子,這就是正面問。

(2)側面問:——如果正面問時,得不到好的回答,就可以采用側面問的方法,幫助采訪對象回憶、聯想,問出真實、具體的新聞材料。

(3)反面問:——有時候,采訪對象會不太情願接受記者采訪,有的因為謙虛不願談,有的因為有想法不敢談等等。對於這些情況,記者可以采取壹種反面問的方法,有意刺激壹下采訪對象,引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從“要我談”變為“我要談”。

(4)追問法:——就是根據采訪對象回答的壹個情節、壹件事情或其他材料,緊追不舍地問下去,壹層層地挖掘出最真實的新聞材料。

2、提問時的註意事項:

(1)壹次只問壹個問題。

(2)提問要短不要長。

(3)提問要多問“為什麽”

提問是采訪的關鍵,方法和技巧都不難掌握。只要我們善於學習、實踐和總結,就能練就壹個敏感的“新聞腦”打開采訪對象的“話匣子”“挖”出我們想要知道的信息和材料,提高采訪的質量。

十、當場做筆記:

1、筆記的內容——(1)記要點。(2)記疑問點。(3)記錄下采訪對象的有特點、有個性的語言。(4)記錄下觀察到的情景。(5)記想到的。

十壹、采訪後要及時整理:

1、儀表自然,著裝整潔。

2、善於傾聽、交流。

3、排除幹擾,全神貫註:(1)註意運用目光交流。(2)學會不被幹擾打斷

思路

十二、采訪後要及時整理:

1、整理要及時:——采訪壹結束,就要抓住印象最深的“記憶的黃金時段”立刻整理記錄。

2、整理的內容:——整理筆記、整理錄音、核實材料。

3、充分發揮筆記的作用:——寫好新聞搞、積累新資料。

建議想學習小記者知識的同學到當地書店購買由科學普及出版社,朱炳昌、周江榮主編《怎樣當個小記者》這本書,以便更好更系統的學習小記者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