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襄邑道中》陳與義 簡析“飛花兩岸照船紅”中“飛”的妙處

《襄邑道中》陳與義 簡析“飛花兩岸照船紅”中“飛”的妙處

這是詩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實感受。船順水而下,趁著順風,百裏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驚人的。榆堤兩岸的景物,應似飛掠而過,此詩雖未寫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詩人註意的卻是船上看雲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滿天雲彩,壹動不動,船行百裏,竟沒有覺察到雲彩和乘船人都在向東。船上觀景,看天上雲彩是壹種感受,看兩岸花木又是另壹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體與客體的距離的不同:花木在近處,看去似飛動;白雲太離遠,觀者未覺動。可是,同壹個陳與義在另壹種場合下看那天上的雲,卻又象跟著歸去的詩人在壹起行走:

詩人靜臥船艙,仰看藍天白雲。咦,滿天雲朵怎麽定在那裏壹動也不動呢?轉瞬之間詩人就恍然大悟了:原來白雲正默默隨我同行,和我壹道向東飛去呢!

天上的雲和小上的帆,本來是壹道乘風前進的。船艙的詩人,行是看到白雲在空中處於靜止狀態,但仔細壹想:船行百裏,白雲壹直在頭頂上,足見它並沒有靜止不動,而是和自己所乘的帆船壹樣,正在向前行駛。“臥看滿天雲琺勸,天知雲與我俱東”,動中見靜,似靜實動。詩人的觀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給人以有益的啟示。譬如,有人只顧欣賞自己的成績,卻往往忽略旁人的進步,如果讀到這首詩,他大概會有壹些感觸吧?

從後兩句詩中,可引入靜止是相對的概念。在這裏船與雲以相同的速度運動,以船為參照物,雲是靜止的。